《学记》以我社2007年出版的潜苗金先生的《礼记译注》为底本,针对青少年读者的特点,对《学记》中字词进行注释,并附全文白话译文。注译均直接引用潜先生原文,在此表示感谢。《学记》之后附有“学语撷粹”,精选历代论学、劝学格言,配以读书论道之典雅古画,可为补充阅读。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孝经》全文共分十八章,以孔子与其弟子曾参之间问答的形式,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白天子诸侯、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种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阐述了“孝”的意义。《孝经》是我社编选的“中华经典诵读”系列之一。以《孝经》为主体,附录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原文大字号、全注音;配以民间剪纸插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版式秀雅大气,赏心悦目,十分适合诵读与欣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典的志人小说名著,有南朝宋时期的刘义庆编写,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反映了汉末魏晋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此书“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明朱星祚编,万历间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均有着录。谭正壁等着《古本稀见小说汇考》第五十六条《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所述,则系综合翻录孙楷第所著书目中文。《罗汉传》是壹部稀见小说。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典的志人小说名著,有南朝宋时期的刘义庆编写,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本书为清乾嘉年间袁枚编撰的笔记小说,初名《子不语》,后见元人说部有雷同者,乃改为《新齐谐》。书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闻、亲朋口述、他人著说、现世生活及作者创作,多写鬼神精怪,也讲奇人异闻。袁枚以简练的文字、记实的写法、离奇的故事,展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用极尽幽默且晦涩的方式揭示了寻常生活中的诸多“恶”,涉及道德、制度、宗教、风俗、人性等方方面面。
源远流长的中国艺术殿堂多姿多彩,无不体现着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传统的即是永恒的,这句话在今天具有特别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工业化,随着商业经济意识的普遍渗透,随着文化全球化迅速展开,中国艺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流行文化之潮的涌动,工具理性、技术主义的扩张,功利主义的泛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冲击,在艺术的领域中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效应。因此,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对于现代社会审美文化的改良与矫枉,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 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国学知识全知道》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在“新、奇、趣”上下工夫。“新”就是鲜为人知的,很少被其他书籍提到的知识;“奇”就是不一般,能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的事物;“趣”即是兴趣,也是趣味,是人们想看、愿意看的东西。全书分为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天人之学、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文化、百工名物、国学经典、国学掌故等10个篇章,涵盖了国学各领域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常识,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人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人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百家姓》,编撰者不可考。此书约成于宋代,书中把宋朝的国姓赵列为首姓。这部书的实用价值很高。书中虽无文理,只是单字排列,但把众多姓氏辑为四言韵文,既便诵读,也容易记忆,故而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人人必读之书,为雅俗所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