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约1763—约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代有名小说家。少年时拜名儒凌廷堪为师,学习古代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等。学识渊博,尤精音韵,著有《李氏音鉴》。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不善钻营,中年以后,感到谋官无望,遂潜心钻研学问。李汝珍三十五岁开始创作《镜花缘》,至嘉庆二十二年(1817)完稿,历时近二十年。;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目前只遗留后人所编《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武帝之侄,袭封临川王。自幼才识卓然,广招四方文人雅士于门下。主要作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宣验记》。;施耐庵(1296年—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
他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群经诸子、辞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无不精通。曾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后弃官归家,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关于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动荡的成长环境为其创作《聊斋志异》提供了大量素材。;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卒于嘉庆二年(1716),享年八十二岁。
乾隆四年中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后历任潥水、沐阳、江宁等县知县。年甫四十,辞官居于南京小仓山,购隋氏废园,改名“随园”,吟咏其中,故世亦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随园主人。
擅写诗文,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倡“性灵说”,不走仿古之路,主张抒发真情、彰显个性。
著有《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小仓山房诗文集》等传世佳作。一生狂放不羁,好游山玩水,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遂有《子不语》。;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子犹,号墨憨斋主人,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冯梦龙用毕生的精力搜集、整理和创作民间文学,在通俗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巨大。他编订了《挂枝儿》《山歌》等被誉为“明代一绝”的民歌集,增补改编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当然,代表作还是“三言”。;蔡元放,清朝人士,编著《东周列国志》。;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名沾(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贡生。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祖籍有四,河北丰润,辽宁辽阳、铁岭与江西武阳,尚无确切定论。;高鹗,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镶黄旗满洲都统、内府汉军延庆佐领下,清代文学家、官员。;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
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他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200卷,论述各书大旨及着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学成就的巨著。;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人。后人推测他的生卒年大约是1260—1336年,主要创作活动大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年—1307年),这正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他常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
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园》等十三种。其中最著名的《西厢记》共五本,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
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许仲琳(约1560—约1630),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收起]
评论0
扫码下载网易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