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除了广为人知的“乡愁诗人”的身份,也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称自己的散文为“左手的缪思”,其作品“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同时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将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意识有机地融为一体。本书既有余光中过去的经典之作,也有其晚年的新作。书中既能看出其人生轨迹及其对生命、对世界的认识,也能看到其生活的情致,对亲人、友人的大爱,对世界万物的包容,更能看出其幽默风趣,甚至不羁的一面,让你通过这些经典作品,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余光中。
《堕落论》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旗手坂口安吾的代表作品。本书除收入了《堕落论》外,另选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杂文《续堕落论》《天皇小论》《颓废文学论》《青春论》《太宰治情死考》等16篇,共计17篇。坂口安吾通过这些颠覆日本旧有道德秩序的批判文章,呼唤战后的日本人能从旧制度建立的道德准则中解放出来,回归自然的人性,从虚假的云端“堕落”到人间,坂口所指的“堕落”,指的正是褪去一切虚伪的外衣,“回归到真实的人的状态”。为此,坂口安吾以“输家哲学”的思想高度,被日本思想界和文学评论界誉为“伟大的退步主义者”。
《安吾人生谈》是坂口安吾经典犯罪故事杂谈集。本书分为两部分《安吾人生谈》和《我的人生观》。《安吾人生谈》中,作者化身“巷谈师”,以收集的犯罪者手记,生动还原犯罪故事并附上精彩的评论和杂谈。通过对一起起当时日本社会热点案件的还原和分析,一针见血且风趣幽默地指出了当时社会的症结和思想问题,批判了人性的黑暗。《我的人生观》中则收入了其八篇时事杂文,结合身边发生的社会事件,演绎当时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和人生百态。《安吾人生谈》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曾在日本以单行本出版,之后绝版30多年,2019年2月日本出版社重新以单行本出版。此书系国内首次翻译出版,对于国内坂口安吾的读者更多了解作者思想和当时日本社会的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是文化大师胡适经典随笔集,完整收录胡适34篇传世杰作,完美展现了胡适的人生哲学,篇目总计五类:有意思的生活方式观察、容忍与自由的价值取向、对迷茫青年的人生解惑、反思反省的留学生涯、在路上的感悟心得……全书洋溢着自由温和的乐观气息,有助迷茫中的年轻人走出逆境,获得精神成长,找到真正的自己。
《莳花志》辑录了周瘦鹃先生晚年闲居家中时所写的关于花的近60篇散文,这些散文记录了周瘦鹃先生一些养花的心得经历、各种花的常识、对各种花的体悟,以及历代名家吟咏花的诗词。周瘦鹃先生的文笔流畅优美,对花的认识极深,再加上他有多年的养花经验,堪称园艺专家,这本书洵为一本难得的关于花卉鉴赏的散文集。
陈丹燕历时20年写就的世界各地博物馆独家故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记性不好,但是,人类真是一种不肯忘记的动物,他千百年来日以继夜地活着,一代又一代,他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都被小心地留了下来,存在最好的房间里。不光存着,还要给后来的人看到,还用最沉静的灯光照亮着那些东西。这就是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人类在世世代代心中埋着一种不变的羞耻感,就是对忘记与无知的羞耻,因此去一个地方旅行的人,通常不敢不去拜访当地的博物馆,不敢不在往事住的房间里屏息慢行,一一打量往事们的模样,让它们也住在自己心中。但是,人类到底是如何记着自己的光荣与耻辱的呢?往事自己心中,到底又藏着怎样的难言之隐呢?
《宗璞散文》收录宗璞散文代表作48篇,共分四辑。第一辑“湖光塔影”,收录作者游山逛水和燕园风光相关文章;第二辑“二十四番花信”,收录作者歌咏花木、感叹时序相关文章;第三辑“云在青天”,主要收录作者的风庐往事;第四辑“铁萧声幽”,主要追忆父母、兄弟和已逝的作家。无论是写景、咏物,还是记事、怀人,宗璞笔下的文字都显得含蓄隽永而不失广阔厚重。
杰夫·戴尔在本书中对旅行、无意识,以及我们从外部审视自身时所发出的疑问进行了书写。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奇妙的冒险与朝圣之旅。从法属波利尼西亚到挪威最北部,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在他的整个探险过程中——与北京故宫一位实际上并不是导游的“导游”,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位朋友,与在白沙监狱附近搭便车的陌生人,与在洛杉矶的美国爵士乐手唐·切利(或者仅仅是一张他的照片),作者继续着对世界未尽的探索——他究竟在寻找什么?连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杰夫·戴尔试图弄清楚,某个特定的地域与景观究竟代表了什么,它们想要告诉世人什么,我们又从中得到了什么……
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寻着爱、自由和美。本书为关于生活美学的徐志摩选文集,从爱情之美、快乐之美、信念之美、艺术之美、风景之美等方面,选取“翡冷翠山居闲话”“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泰山日出”等经典篇目,带给读者情感、幸福、观念、艺术等方面的审美文化,呈现给读者变化万千的美学世界。既然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每一寸人生!
本书是作者写于二十几岁时的一篇纪念作品,为的纪念他和哥哥在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两周游。后来哥哥去世,他写下这部作品作为纪念。但是,全书缩写为一周的旅游,并且是从旅游说开去,文字涉及的是环境对于精神的作用,人的灵魂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得以净化。这本书是《瓦尔登湖》的姐妹篇,其精髓更多表现在自然界的游历中、环境对于精神的作用、人如何在自然环境中思考和明辨。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在散文创作、文艺理论、诗歌,及翻译等领域均有较大成绩,尤其是其散文随笔连续几十年受到读书界的热烈推捧。周作人以温和、冲淡之笔书写个人的闲适、寂寞与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本书《周作人生活美学》就是以“周作人生活美学”为主旨,收录了周作人诸如《生活之艺术》《自己的园地》《草木虫鱼》之类富含生活气息与文学观赏性的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篇目,配以美好的符合主题并生化“美”意的图幅,力求从视觉上给读者以美的感受,能够集中全面地反映周作人小品散文的文学艺术风貌。一草一木,皆含妙理。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应然的,社会进步的道路,应该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个人生活的完成、完满。《周作人生活美学》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能比从前更懂得生活之趣,纵是孤独万分,亦不改温柔心。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科德角》讲述了作者在科德角一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四季的变化在他的窗前流逝,大海在他的房子下面永远地冲动与退潮,观察细致入微、思考人所未见,文笔优美传神。《一个人的远行》收录了梭罗漫游所写的十篇散文,关于大山;溪水;房东;关于冬雪;森林;松鼠;还有秋枫;野苹果和月亮!通过这些文字,梭罗的形象跃然纸上。他那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正是二十一世纪最先锋的观念:追求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和最丰富的精神诉求。《河上一周》是作者写于二十几岁时的一篇纪念作品,为的纪念他和哥哥在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两周游。后来哥哥去世,他写下这部作品作为纪念。但是,全书缩写为一周的旅游,并且是从旅游说开去,文字涉及的是环境对于精神的作用,人的灵魂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得以净化。这本书是《瓦尔登湖》的姐妹篇,其精髓更多表现在自然界的游历中、环境对于精神的作用、人如何在自然环境中思考和明辨。
《无论世界多残酷,你始终温暖如初》带你回忆往昔,你出生的那一刻,她看到你的模样忘记了疼痛,你蹒跚学步,他用温暖的大手牵起你的小手开心得笑,你第一次叫爸爸和妈妈,他们高兴得流下眼泪,激动不已。你从一个孩童长成亭亭玉立或者英俊帅气的模样,而他们却老了。你开始离开家乡,孤身一人去他乡留学,他们看着你远走的身影,忍不住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后来,你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儿女……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无论世界多残酷,你始终温暖如初》中温暖的情感故事,让你邂逅一次最真实的感动。《无论世界多残酷,你始终温暖如初》是最暖心的催泪之作,总有一个故事,戳中你的泪点。
《感谢那个爱上孤独的自己》是一本由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汇成的关于孤独、寂寞的散文、诗的合集。《感谢那个爱上孤独的自己》汇集了诸如梁实秋、朱自清、徐志摩、林徽因、叔本华等19位当代文学大家的33篇经典文章。《感谢那个爱上孤独的自己》的文字,或直击主题,或慢慢铺叙,无一不彰显着对生命、对孤独绵密的思考和体悟。你的孤独以及你所畏惧的,都将被时光锻造成钢。
《把每一寸光阴过成良辰美景》分为五辑,70余篇暖文。作者在平淡的光阴里,寻找生活的美意,用轻快生动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场景。书写名人、热点事件;书写普通人、平凡事;书写孩童的天真纯净;书写温暖细碎的小城时光;书写寻常日子的小确幸,小感动。语言干净唯美,内容温暖积极。如果你细读,会发现有美好如阳光,暖暖铺下来……
《我和幸福只差一个你》一共五章,精选了海量情感美文,形式别具一格,内容充实新颖,涵盖了初恋、暗恋、虐恋、婚姻等各个方面。这些精选的美文或出自你我身边,或源自经典案例,或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思想结晶,如芬芳泉水般沁入文字中。带领我们感悟青春,体验爱,在爱的故事里,踏着爱的痕迹挥鞭前行。
《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在一篇篇启人心智的文章里,把探索的触角伸向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五颜六色的生活画卷。《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写历史,或曲折离奇或活色生香,以穿越的方式,和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面对面,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里展现历史人物性格色彩的丰富性。《给人生一个惊艳的假设》写现实,或直面生活或针砭时弊,让读者在短小的篇幅里看见人性的暖和冷,悟出生活的爱和恨。一篇篇文字,不但以自身的内涵充盈着你的思考,也为你的繁忙生活洒下了轻松点缀。
天下一千对情侣就有一千种幸福或悲戚。有多少人,明明分手了,却还爱着。有多少人,明明还爱着,却说放下了。待时光匆匆,待容颜老去,终于明白任何一种成功都取代不了爱情的遗憾。爱情就是互相容忍,彼此真诚,相依相伴过一生。
想学习写作,但词枯句穷,提笔就怕?都说大师的作品好,却不知好在哪里?想提高文学素养,却不会欣赏文学作品?……本书将带你走进沈从文的文学课,剖析文学大师的文学之路,探寻经典作品的创作轨迹,揭秘阅读与写作的真谛。
作者认为在民国那如梦似幻的黑白剪影里,美貌与才华兼备的女人不止林徽因一个,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也不止这一桩。阮玲玉、张爱玲、蒋碧薇、萧红……她们有出众的天赋和才华、令人羡慕的容貌与智慧,却总是因为爱情,伤了自己。本书评价林徽因是民国才女中的异类,她就像流水,灵活柔软地避开了执着的利刃,从那风花雪月的迷阵中,全身而退。面对热烈追求的徐志摩,她爱过、怨过、念过、欣喜过、盼望过,却从未贪恋过;面对情深意重的丈夫梁思成,她爱他所爱,倾心相伴,甘愿忍受动乱时局下的艰辛与贫困;面对默默守护的金岳霖,她以礼相待,选择将这稠密的心思隐于微笑,隐为静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林徽因算得上是爱情的终结者吧!她的性格中占上风的始终是理智,任何时候,任何境况,她都不会让自己的生活失控,让自己过于狼狈。梦里,她可以比谁都诗意,一旦觉醒,又比谁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