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著的《续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七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又名《忠烈续小五义传》《三续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传统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深受读者喜爱,流传较为广泛。本书最早的版本为清光绪十入年(1890)北京文光楼刊本,另有光绪十八年(1892)泰山堂刊本、善成堂刊本、上海书局石印本、上海广百宋斋石印本等。全书共一百二十四回,不题署名。全书语言浅近亲切,叙事生动传神,情节曲折多变,人物对白多口语化、人众化,运用了较多的方言上语,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气息。
文康著的《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作者文康,姓费莫,字铁仙,一字悔庵,满洲镶红旗人,生年不详,大约卒于清同治初年。此书光绪四年(1878)聚珍堂初刻,另有清光绪六年(1880)聚珍堂还读我书室主人本(即董恂评本)等。这部小说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书中的具体描写,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官场黑暗等社会弊病。
《二刻拍案惊奇》为拟话本小说集,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通常亦与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并称,称为“三言二拍”,同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短篇白话小说集。作者自称系“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该书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品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淳朴士子的眼里观察世界,从他与世人的交往中了解现实人生,一层层剥开掩盖在伪装下面的真相。作者着眼于道德批判,抨击官场弊端,其目的在于触及人们的灵魂,解剖精神崩溃的根源及其病态现状。
套装包含:《西游记》、《水浒全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本书由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以中州书画社影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为底本,以世德堂本为主校本,据以改正了底本中的少数错字,补上了底本中的个别缺字。明刊本都没有现在通行本唐僧出世的故事情节(只朱鼎臣本有简单交代),故特将清代张书绅《新说西游记》的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移来作为附录,置于第八回之后,供读者参考。水浒全传:本书以明袁无涯刊《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全书》为底本,进行标点分段。在校勘上,参校的本子主要是明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另外,亦曾利用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水浒全传》汇校本,为一百二十回足本。三国演义:本书采用清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改本为底本,主要校以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另外,清代以来流行的毛本的各种翻版多曾参看,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三国演义》的整理成果多曾吸收。书中的人名、地名及职官名等,据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及谭其骧主编之《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了校订。红楼梦:本书以程乙本为底本,而校以各脂砚斋本及各程本。参校较多的是脂砚斋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及程甲本、王雪香评本。个别本子未曾寓目,利用了俞平伯《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及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杭州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祟祯五年(1632)。原本今藏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型世言》十卷四十回,每回演一故事。《型世言》最值得重视的是相当广泛地反映了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明代社会生 活画面。
改编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近代学者俞樾认为,《三侠五义》第一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一回。又以三侠即南侠御猫展昭展熊飞、北侠紫髯伯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合为一侠,实为四侠;增以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共为七侠;原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仍为五义士,改书名为“七侠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于光绪十五年作序刊行。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众多版本之一。
《智囊》,初编成于明天启六年(1625),之后 经冯梦龙增补,重刊时改名《智囊补》,其他刊本也称《智囊全集》《增智囊补》《增广智囊补》等,内 容均与《智囊补》同。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 的历代智慧故事一千两百余则,因内容不同分为十部 二十八卷。
《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章回体小说,全书分为十卷。共八十回,关于作者,旧有郭勋(郭英的后裔)和徐渭两种说法,但据赵景深等学者考证,此两种说法都属假托,因此暂只能称作者为明代无名氏。
《孽海花》是我国近代一部谴责小说,创作始于1903年,前六回原为金天羽(松岑)所作,后经曾朴修改,并续作以后诸回。原定全书为六十回,曾朴写出二十回后,先行出书,时在1905年。1928年修补而成三十回本,嗣又续写五回,刊于《真善美》月刊,时已1930年。前后历时二十七年。由于作者体弱多病,最终仍未能完成六十回的原定写作计划。这部小说在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上,均堪称晚清谴责小说之翘楚。
《无声戏》之名,取与“有声戏”即戏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绘一出出人生舞台上的活剧。其中所收录的故事大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传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以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无声戏》刻本(十二回)为底本,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无声戏合集》。
套装包含:《镜花缘》、《儒林外史》、《西游记》、《世说新语》、《水浒全传》、《聊斋志异》、《板桥杂记 幽梦影 浮生六记》、《子不语》、《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红楼梦》、《阅微草堂笔记》、《西厢记》、《智囊》、《桃花扇》、《封神演义》、《警世通言》、《牡丹亭》、《西湖二集》、《英烈传》、《老残游记》、《醒世恒言》、《官场现形记》、《喻世明言》、《十二楼》、《长生殿》、《初刻拍案惊奇》、《隋唐演义》、《无声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侠五义》、《续小五义》、《小五义》、《说岳全传》、《孽海花》、《型世言》、《儿女英雄传》、《随园诗话》、《二刻拍案惊奇》、《二十四诗品》。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从13世纪到19世纪沿用了600多年,是审判官们必读的法学经典著作。由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注评》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本次刊行,加以标点、注释、点评,并附有案例,以便读者理解。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 “共一百四十四条”。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苏东坡新传》本书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附录《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念楼学短》锺叔河积年抄得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现从中选出一些,略加疏解,以飨读者。《中国哲学简史》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书,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先生于21世纪初重新翻译了此书,译文准确、通俗地传达了冯先生原著的精神。《中国神话通论》本书是袁珂先生多年来研究中国“广义神话”,对古籍文献中的文学性神话片段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的重要成果,分“概论之部”与“分论之部”,合共九十九篇。
第三个时代的故事发生于1918年,在这一年的年11月11日,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小说第三部采用复调方式,将主线和支线并线处理,不断交替,各章像珍珠一样散落,又借助历史和特殊事件等将它们贯穿在一起。主线为在第三部聚首的三大主人公镇警备司令官帕瑟诺少校、编辑艾施、逃兵胡桂瑙:原本做生意的胡桂瑙在应征入伍后擅自逃离战场,经比利时逃至特里尔选侯国小镇,因为刊登广告而来到艾施的报社,然后逐步生出谋夺报社的念头;他在旅馆餐厅巧遇少校,假借爱国之名骗取少校的信任,进而结识小镇乡绅,鼓动大家出资收购报社,随后又骗取艾施签订合同,将报社收入自己手中;在逃兵身份暴露之后,胡桂瑙利用报纸大肆传谣造乱,最终在大乱来临之日强暴了艾施夫人,谋杀了艾施,挟持了神智不清的帕瑟诺,最终得以安然无恙地回到科尔玛老家。支线有五条:一、小镇居民汉娜和儿子沃尔特一起住在远离小镇的别墅里,她患有头痛老毛病,而且由于神经衰弱,晚上经常无法安然入眠,在大乱来临之日的第二天,死于严重的肺炎型流感;二、泥瓦匠战时后备兵戈迪克被人从塌陷的战壕挖出来,在救治过程中,灵魂碎片重聚,死而复活;三、亚雷茨基少尉在战争中因毒气受伤而不得不截去一臂,住院期间,经常醉烂如泥,胡言乱语;四、救世军女孩玛丽和犹太小伙努歇姆·苏辛之前的故事;五、哲学随笔《价值崩溃》小说第三部由新闻报道、诗歌、哲学随笔、舞台剧等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眼中,第一部小说中弃军从商的生意人,约阿希姆的同学兼好友,第二部小说中中莱茵航运公司主席爱德华·冯·伯特兰,才是这整部小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在第一部中,他本身就是局中之人,在第二部中,他是局外之人,只出现在如梦似幻之中,最后以自杀而告终,但在第三部分中,尽管他已不再真正存在,但小说中处处有他的影子,决定了所有与他有关之人的态度(见作者于1929年底寄给德国菲舍尔出版社作为《梦游者》三部曲第一稿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