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榜

订阅榜

使命型组织(《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7期)

使命型组织(《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7期)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0.15

领导一家公司的要求和复杂性大到难以想象。CEO必须监督各职能和事业部日程,应对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客户、员工、董事会、媒体、政府和社区。但CEO并非机器人,也需要留出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健身,以及拓展和工作无关的兴趣爱好。他们的时间总不够用。领导者管理时间的方式反映出本质问题,日程表中的每个决定都可能提高或拉低CEO的认可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作者:
鹤斐
         
¥7.99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 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 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 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最新白领必备:商务礼仪·商务文书·职业化塑造

最新白领必备:商务礼仪·商务文书·职业化塑造

作者:
王舒
         
¥6.02

对于现代企业白领来说,学习现代社交礼仪和商务礼仪是十分必要的。而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有更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商场习俗和礼仪,在快速运作的商业环境中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十年炼成黑科技(《商业评论》2018年2/3月号)

十年炼成黑科技(《商业评论》2018年2/3月号)

作者:
商业评论
         
¥29.90

在过去的创业风潮中,基于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和互联网的便捷优势,消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些模式大都面临低进入壁垒和相对同质化的挑战。如今资本和创业者都深谙此道,一有机会就蜂拥而入,在大量热钱面前,先发者的优势几乎不值一提,如果缺乏技术创新或相关资源,商业模式创新所带来的高速增长只能是昙花一现。

新手主管轻松带人:25堂绩效管理带人课打破新手主管迷思

新手主管轻松带人:25堂绩效管理带人课打破新手主管迷思

作者:
王凤奎
         
¥26.99

《新手主管轻松带人》将作者20多年的学术理论与业界实践的经验相融合,参考本土企业特色,整理出一套适合新手主管的实用系统方法,协助主管进行绩效诊断与改善。通过25堂绩效管理带人课,作者帮助新手主管从“员工”正式升级为“主管”,同时,在每章开头,作者以经验老道的绩效顾问“老王”为主角,提供了幽默轻松的故事,帮助读者更快速地掌握各种提升绩效的方法与观念,帮助新手主管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功领导。

孩子是阻碍你重回职场的绊脚石吗?(《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孩子是阻碍你重回职场的绊脚石吗?(《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3.99

尽管有资格和资历的女性,在各行业,不同机构获得最高职位的人数在上升,尽管很多组织致力于培养高潜力女性雇员,在晋升高级职位方面,男性和女性仍存在性别差异。在众多原因中,传统观点认为,养育孩子是一小部分女性董事、C级领导者和合伙人等退出职场的原因。

为何要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为何要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2.99

从脑神经学和情绪科学来说,快乐是一种催化剂。这种化学变化让人们更乐观,更充满活力,更健康。心理学家一直都对情绪保持着浓厚的研究兴趣,过去的20年间,情绪的研究数量出现爆炸式增长,其中最受心理学家关注的情绪之一就是幸福感。心理学家埃德·迪纳(Ed Diener)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快乐体验出现的频率要比快乐体验的强度能更好地测量你的幸福感,也就是说一个每天经历十几个小开心的人,很可能比只遇到一件大喜事的人更幸福。

三分管人,七分带人:带团队就是这几招(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三分管人,七分带人:带团队就是这几招(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
星野
         
¥0.99

能聚人者以一当十,善待人者合百为一。 管人是一门学问,带人是一门艺术。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具备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如何习得人尽其才、平衡各种力量的统筹能力,如何学会应对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

高标管事,低调管人

高标管事,低调管人

作者:
柯琳娟
         
¥9.99

“真正的领导之道并不是宏大的或者英雄式的。真正的管理之道就发生在管理者在人性与常识的指引下迈出的每一小步中。”人性化的管理到底是怎样的管理?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领悟一下他的一番独到见解吧。

中层主管白金手册

中层主管白金手册

作者:
尚旭东
         
¥11.33

中层主管处于整个组织的中间位置,既是上司的下属,又是下属的上司;中层主管不是高高在上的掌权者,也不是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者,而是保证整个组织能够有效运转的过渡者,是承上启下的链接者。

全球化要终结了吗?(《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

全球化要终结了吗?(《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99

中美贸易战的形势愈加严峻复杂,越来越多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在其中受到波及,比如中兴遭遇制裁、华为在“孟晚舟”事件后紧接着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名单”等等。有人不禁会发出疑问:全球化要走到尽头了吗?波士顿咨询的调查认为,全球化并未走到尽头,而是以新模式出现,它进入一个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重新平衡期。它将会带来复杂性更高、波动性更大的新规则;其中包括地方性与区域性的规则,以期在国家政治利益和全球经济逻辑体系之间重塑平衡。

金三银四,跳槽季全方位贴身指南(《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

金三银四,跳槽季全方位贴身指南(《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3.99

又是一年跳槽季,在裁员潮的影响下,今年的金三银四冷清不少。但无论如何,2019年招聘市场已经显示出了一个清晰的趋势——新职业需求不断涌现,为职场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增加了游戏的“难度系数”。但无论是哪种原因,”换工作“这件事,对“江湖人”来说永远是刚需。春风轻拂,不仅吹绿了枝条,也让职场人心中痒痒的。但是,一些问题总在你脑海中徘徊:我真的准备好跳槽了吗?现在的工作已经到天花板了吗?辞职会不会惹怒老板?我能征服面试官吗?怎么和HR谈薪资?我的技能足以匹配新的职位要求吗?换了新工作我能和未来的领导、同事相处好吗?

别让指标毁了公司(《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9期)

别让指标毁了公司(《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9期)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5.00

指标是商业生活中的一大现象,对绩效评估和战略执行有重要意义。但指标也会产生极大危害。在《别让指标毁了公司》一文中,凯南-弗拉格勒商学院的迈克尔·哈里斯(Michael Harris)和万豪商学院的比尔·泰勒(Bill Tayler)指出,绩效评估和战略常常被混为一谈,造成各种令人反感的后果。

成为“最后一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成为“最后一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
【日】川村隆,朱悦玮
         
¥0.99

本书作者是世界500强企业、日立制作所的前董事长。他所提倡的成为“最后一人”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关键时刻舍我其谁的气质。“最后一人”是关键时候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的那个人。最后一人的身后没有别人,只能靠自己用智慧解决一切问题。最后一人是对自己负责、对员工负责的践行者。

新零售的重担谁来担(《商业评论》2019年4月号)

新零售的重担谁来担(《商业评论》2019年4月号)

作者:
商业评论
         
¥29.90

新零售无疑给增长放缓的零售企业指明了方向,但是,企业要切入新的赛道并非易事。摆在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新零售组织怎么设置?该选谁来担任新零售部门的负责人?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进货·铺货·收货·退货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进货·铺货·收货·退货

作者:
黄孟丽
         
¥7.96

开店做生意,特别是对于中小店铺经营者来说,决定生意好坏的关键,往往是商品或货物,即进了什么样的货,以及如何把货品陈列出来、销售出去。店铺商品的进货、铺货、售货、退货是店铺经营的主要活动,直接关系到店铺的生死存亡。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微利时代,只有做好店铺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才能战胜竞争对手。

构建AI型组织(《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7期)

构建AI型组织(《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第7期)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4.99

最近,新闻里充斥着各种挪用公款、贿赂等企业腐败案的报道。普华永道(PwC)201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7228个受调查组织中,将近一半在前一年经历了经济犯罪或欺诈,而2009年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为30%。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白领犯罪是日益严重的问题。企业会为此付出极大代价:股东利益遭重创,管理资源耗尽,品牌声誉受损,甚至可能到无法补救的地步。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
高子平
         
¥0.99

本书基于自有的“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大规模信息采集、非参与式观察、海外问卷调查、远程访谈等调查方法,将学理剖析、比较研究、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分布式数据挖掘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研究架构和整体性认识。在分别描述了海外华人科学家、海外理工科华人教授、海外理工科博士后、海外理工科博士生等亚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分布特点之后,主要发现了趋势性逆转、层次性提升、块状分布、学缘网络拓展、海外网信人才兴起、虚拟集聚、阶段性流动等七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认识到这一群体在科技情报安全、学术相关度、“唐人圈”偏好、祖(籍)国认知偏差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了中国学术界在信息采集、数据平台建设、实证调查、国别研究、理论范式转换、专业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诸如新加坡“人才立国战略”、美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国*级人才流失规模世界*”等诸多伪命题进行了澄清与辨析,认为中国的海外人才开始进入“常态化流动周期”,需要遵循国际人才市场交易规律、海外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研发)发展规律,立足全球进行战略布局、策略调整和工作思路转型,并*终形成引领全球人才流动的中国范式。

规模化敏捷(《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5期)

规模化敏捷(《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5期)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5.00

管理学界有着一个经典课题:初创公司到底要不要战略。拥护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多年以来莫衷一是。本期《聚光灯》再次聚焦到这一话题。本文的作者是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教授乔舒亚·甘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讲师艾琳·斯科特和斯隆管理学院教授斯科特·斯特恩。他们基于20多年的研究,开发了一个名为“创业战略罗盘”的评估框架,罗盘勾画了四种基本入市战略,供准备推广创意的创始人参考。但美国雪城大学创新课程的教授卡尔·施拉姆则明确反对。为此,他专门撰写了《创业与战略框架无关》一文。在《聚光灯》栏目的最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的编辑采访了三位创业人士:在线家具零售商Wayfair联合创始人尼拉杰·沙、Spark Capital联合创始人毕吉恩·萨贝特以及连续创业者珍妮弗·卢姆。他们从实践角度对于上述两种对立观点进行了评价。当然,本期的封面文章《规模化敏捷》也是一篇精彩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大企业如何让自己敏捷化的问题。政治对商业带来的风险曾经非常具体,但21世纪政治风险不再只是某一国家伤及跨国公司经营能力的行为,比如攫取国外资产的独裁者。正如康多莉扎·赖斯和艾米·泽加特在《企业如何管理21世纪政治风险》一文所言,“现在很多国家内和国家间的政治风险都来自别处:操作手机的个人,颁发城市管理条例的地方官员,引爆汽车炸弹的恐怖分子,执行制裁的联合国官员,等等。”尽管类似事件尚属小概率,但某些政治风险可能让公司一败涂地的概率很高。管理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了企业战略要务。

“好工作”战略(《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2期)

“好工作”战略(《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2期)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5.00

压低员工薪酬,看似一笔不错的买卖。在没有更多的固定成本支出的情况下,员工薪酬的降低会让公司有更多的利润空间,这在服务性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但这种“常识”已经过时。原因是市场饱和,公司既有业务须加速增长,实体企业和电商都在激化市场竞争,公司必须给出更有信服力的理由,说服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这些任务主要由一线员工完成。但如果薪酬过低,将会导致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这将最终使得公司的利润受损,甚至殃及生存。提供“好工作”是目前企业必须得重视的战略。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3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82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9019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