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故名士风流。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而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干了什么,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最低潮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八王之乱为何发生了,而南渡的东晋,北伐双壁为了北望长安做出了何等努力?不名垂青史,亦遗臭万年的是何等人物,谁又终结了西晋?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而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最弱的南朝陈是如何立国?《不容青史尽成灰:动乱与融合》将带你近距离接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真相。
本书讲述了从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至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败北,这八年间政权更迭,政客与军阀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故事。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巴黎和会、火烧赵家楼、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北京政变、溥仪离宫……细细描述一次次重大事件的前因与后果。康有为、梁启超、段祺瑞、张勋、冯玉祥、吴佩孚、张作霖……娓娓道来一位位风云人物的浮沉与功过。“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终如金色昙花,只那一瞬灿烂,便萎落了。
尔朱荣,功盖曹操,祸比董卓,百年一见的天才骑兵统帅,北魏帝国的掘墓人,发动河阴之变屠杀两千多名王公大臣,意在摆脱朝廷掣肘,翦灭叛乱,一统天下。北齐、北周的开国皇帝,隋唐的开国先祖无不出自他军中。北魏末年,皇太后胡灵专权,秽乱后宫、朝政废弛,王公银槽喂马斗富,而边防将士、百姓苦寒。为掌握皇权,胡太后毒杀亲子孝明帝元诩,立其初生幼女为帝,成为天下笑谈。尔朱荣为皇婿复仇,接受高欢“假途灭虢”的计谋,声称讨伐葛荣,却中道奉立长乐王元子攸为皇帝,然后南下洛阳,赴哀山陵,屠杀两千多名北魏政权精英,这是历史上惨烈的“河阴之变”。尔朱荣为了击败葛荣,按“反经合义”的晋文故事,把女儿尔朱歌再嫁元子攸。元子攸接受温子升“以虎驱狼”的谋略,联合尔朱荣,对抗双方共同的敌人葛荣。尔朱荣率领七千契胡铁骑倍道兼程,东出滏口,“表里合击”葛氏百万大军,阵擒葛荣,创造了历史上骑兵作战的奇迹。尔朱荣凯旋而归,官拜大丞相,尊崇已极,把持北魏朝廷,开始翦灭四处的叛乱。白袍将军陈庆之以围棋一局讽谏南梁皇帝萧衍,与南北大势暗合,萧衍内心的天平渐渐倒向北伐。陈庆之遂率领七千人马,护送北海王元颢北伐,直指京师洛阳。儒、释、道三教明争暗斗,儒士温子升不惜性命潜入宫廷,教化皇帝;佛家派出阿阇梨寻访未来天下共主;道士陶弘景却看中了不引人注目的铁匠小猴子。
柏台之名起于汉朝。御史府中多植柏树,而朝廷禁省,统称台阁,所以御史府别称柏台。明朝改前朝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都察院下设的监察御史与六部下设的六科给事中统称“台垣”,皆为负责监督与上谏的言官。清朝的监察制度沿袭明朝,但有所变化。六科给事中纳入检察院,御史分道即分地区监察,两者合称“科道”。本书主要谈的就是清朝科道的轶事,兼谈有天子近臣之称、隶属翰林的“日讲起居注官”,他们都能向皇帝进言。清朝的言路开通,言官们有的正气凛然,有的却阴险狡诈,其中的谈资颇多。
本书记述了龚自珍的“箫剑人生”。才大如海的他参加六次会试才中进士;志向远大的他欲报无门,由内阁中书到宗人府主事再到礼部主事,位卑言轻,想要戍边立功、入林则徐幕府也均未能成行。只有在苏州山塘、扬州小秦淮,他才成了受才子显贵敬仰、红粉知己倾心的“璱人公子”,奈何红颜薄命,空得欢喜……官场、情场双失意的龚自珍在辞官回乡之际,竟惹出轰动京城的“丁香花公案”,一段与贝勒福晋顾太清的绯闻甚嚣尘上。诚然,不遭人妒是庸才。
两汉多少事,而今知几何。刘邦与项羽,最后胜利者是刘邦的真正原因何在?强盛的大汉伤心之地在那?汉文帝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晁错是如何为了削藩丢掉性命,独尊儒术的幕后人物何在?王莽何许人也,刘秀是否被历史低估,那个数星星的孩子你是否还记得?班超是如何开拓西域,又是谁把强大的匈奴打到欧洲。强大的汉朝为何灭亡,而谁在为了挽救强盛的王朝奋不顾身,这一切,尽在张嵚著的《不容青史尽成灰:守土与开疆》中,等待你的发掘。
这是一个短篇心理小说,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太史慈和孙策在神亭岭的初次遭遇,其背景是兴平二年冬孙策进取江东之曲阿之战,重点刻画的不是打斗,是孙策、太史慈、张昭、顾雍、芮祗等历史人物的政治选择。
五二七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这样一个塞尔维亚的农夫,他觉得书本知识毫无用处。古雅典的哲学学派因他的命令被最后镇压下去。也正是他的命令,唯一一座埃及寺庙被关闭了,这座庙宇在信仰新基督教的僧人侵入尼罗河谷以后已有好几百年的香火了。这座寺庙坐落于一个名为菲莱的小岛上,邻近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从人类有记忆那个时候开始,这里就是朝拜爱西斯的圣地,不知是何原因,非洲、希腊以及罗马诸神早已惨淡地销声匿迹,单单这个女神还幸存。直至六世纪,这儿一直都是唯一理解神圣古老的象形文字的场所,寥寥几个教士继续从事着在别的地方早已被忘却的工作。
本书讲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陷入危机。同时,西方的思想、文化、资金亦涌入中国。云南小子王炽崛起于乱世之中,他用一根扁担挑着货物贩卖,赚得第一桶金,尔后组织马帮,以其智慧、胆识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兼济天下的大胸怀,在川滇之间闯出一片天地。在对待财富上,他坚持“以利聚财,以义用财”的准则;在生意场上,他柔承“人奔我取,人需我予”的理念。虽逢乱世,却如鱼得水,涉足各行各业,吃遍政商两界,终成一代“钱王”。
在盛行“留犊去母”这一残酷祖制的北魏深宫之中,嫔妃们皆不敢生育皇子。尚书之女胡容筝自幼聪慧美丽,更因出生时满室红光,被相士预言为大贵之相。纵使亲历了前朝两代皇后之间的残酷争斗,纵使要面临死于“留犊去母”的命运,一心出人头地兴旺家族的她,仍放不下对权势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拒绝清河王提亲一心入宫的她,能否得到皇帝的宠爱,逃脱死亡的厄运,登上权力的巅峰?当真爱来临,她是否能不顾年龄与世俗观念,与他倾心相恋?当她为情所伤,她的选择是否能保她一世周全?这位勤政爱民、政绩斐然的女主,一生中还会经历多少次命运的作弄?洛阳城中她下旨兴建的千座寺庙中的晚钟声,长久回荡在洛阳城的暮色中……
尔朱荣为骄狂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北魏帝国也走到了穷途末路。高欢、杨忠、宇文泰等北齐、北周诸王朝的开创者走上了历史舞台,多少英雄人物谱写了隋唐数百年的盛世乐章。元子攸为了江山社稷,走上了疯狂的复仇之路。尔朱荣生性傲慢,即使是皇后女儿多次提醒,他也没放在心上。马佛念战死疆场,杨忠为兄弟复仇,潜入洛阳被元子攸招募,在明光殿刺杀尔朱荣和元天穆。尔朱度律和尔朱兆攻陷洛阳,杨忠为明月复仇,又一次帮助尔朱氏活捉了元子攸。高欢骗过尔朱兆,截留六镇兵力,以晋阳为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与河北豪门联合,在与尔朱集团的大战中,负责辎重营的杨忠、小猴子临阵倒戈,使尔朱集团大败。高欢大胜,娶了皇后尔朱歌,终成曹操之势,成为北魏实际掌控人,其子高洋称帝,建立北齐。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其子宇文觉称帝,建立北周。吕桃儿终于和杨忠走到了一起,生下杨坚,为智仙神尼所养。杨坚娶了独孤如愿的女儿独孤伽罗,篡夺北周天下,开创隋朝。宇文泰的孙女嫁给李渊,诞下李世民。李渊对杨坚杀戮北周宗室大为不满,等待时机,直到隋朝末年,终于起兵晋阳,建立唐朝。高欢的孙子高长恭即历史上有名的兰陵王,他的传奇经久不绝。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呐喊》是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收有《狂人日记》、《药》、《明天》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有效的否定,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生存的强烈关怀和对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
读一页就上瘾!比《唐书》有趣,比《资治通鉴》通俗,比《隋唐演义》靠谱,一部令人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了解唐朝历史,读这套就够了!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品;以史为镜,述为官之道;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作者以史料为基础塑造了名相陈廷敬清廉、仁厚、强干、铁腕的为官形象。故事情节既明快又沉重,给今人以启迪与警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