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一个旧衙门里的小职员老李,有能力、做事认真,对社会有着隐隐的批判精神,但是性格懦弱。他不满意自己的婚姻,可是却没有勇气摆脱;心中的那份“诗意”在扰动着他,让他有一丝渴望、一点幻想。一位“圣人”张大哥,圆滑世故老道精明,是所有人的大哥。他管所有人的闲事,但唯独管不了自己的家事——儿子被抓进监狱,女儿被同事拐走,张大哥无计可施,一病不起。为了张大哥,老李把自己押给了小赵——老李眼中最坏的人,他玩弄权术,媚上欺下,买卖妇女。最终,老李通过一个落魄食客解救了张大哥一家。张大哥恢复了以往的神采,而看透世情和自身的老李辞掉了科员职务,离开北平回到乡下。
《史通》,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作者刘知几(公元661年—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代史学评论家。自幼喜好史学,博览群书,二十岁得中进士,步入官场。他初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再以风阁舍人监修国史,复以秘书少监领史事,“三为史臣,再入东观”,毕生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史学中。生平著作甚多,几乎都与史学有关。《史通》成书于唐景龙四年(710年),是他的代表之作,也是他唯一传于后世的著作。
《红楼梦》成书二百余年以来,有关它的话题与讨论经久不息,逐渐发展为“红学”一门。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秦可卿入手,考证了贾元春、妙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原著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原型、家世及命运结局,揭开了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重重迷雾;更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进行推演求证,探佚出《红楼梦》八十回后全部谜底,将红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境界。刘心武此次将毕生呕心沥血研究《红楼梦》的独特成果和全部体悟,著成《刘心武妙品红楼梦》(全五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读者。
本书采用清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改本为底本,主要校以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另外,清代以来流行的毛本的各种翻版多曾参看,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三国演义》的整理成果多曾吸收。书中的人名、地名及职官名等,据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及谭其骧主编之《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了校订。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这部两千多年前的谋略学巨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它一直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反乌托邦和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作者将48倒置过来为84作为书名。本书讲述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社会运转假想的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每个经历或熟知这类历史事件的人,在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某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它犹如如一个鲜明的标签,它警醒着世人,莫让这种预言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了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娇红记》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一个真实的故事,并根据元代宋梅洞小说《娇红传》改编。由明朝孟称舜所写,描述王娇娘和书生申纯的爱情因不被准许而双双殉情的悲剧。《娇红记》所表现的男女青年争取婚姻自由的主题,在元明间的戏曲中曾被反复表现过。但是,《娇红记》没有停留在它以前的爱情作品已达到的高度,无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反映现实的深度上,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闪烁着新的思想的光辉,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不仅涵盖了原书的理论框架及译文翻译,而且,在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的同时,在后面的“解读”中对原文进行了辨析,能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收获更多人生的智慧。
本书原是梁启超晚年在清华国学院的讲课稿,是其一生研究儒家哲学的精髓,是一部高屋建瓴、独具洞见的学术佳作。书中梁启超叙述了自孔子至清末民初两千五百多年中儒学的起源、变迁、继承、演化和影响,对儒学发展的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对儒家思想的核心、研究儒家哲学的必要性以及研究儒家哲学的目的做了详尽、完备的描述。
小姑娘多萝茜和她的小狗托托被龙卷风刮到了芒奇金国的故事。为了返回家乡,多萝茜踏上了漫漫旅途,一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在漫长的旅程中,她结识了一些新伙伴: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他们结伴而行,踏上了神秘的冒险之旅,克服重重困难,抵达翡翠城堡,终于见到了奥兹。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大的麻烦……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道德经》由形而上的“道”,谈及圣人之道以及修养之道,可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让我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德经》仅五干余言 , 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 , 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 , 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庄子的书在三国时期开始盛行,阮籍、嵇康等文学家都曾为其文章做注释。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道”的学说。在哲学方面,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齐物论”。在庄子看来,事物之间的差异虽然明显,但并非绝对,人不可能用某个固定标准衡量天下的事物。人的认识有局限,常人只看到事物的“异”。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自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以来,颇受世人的青睐与关注。王国维以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的视野,对历代诗词名家名作做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并提出了独特的文学理论,观点新颖,自成体系,精义迭出。《人间词话》选用了完备的《人间词话》手稿本以重现其真容,每则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
盖士尝云,东坡之后,便到稼轩。兹评甚矣!然而比来徐子芳滑雅,杨西庵平熟,已有知者。近代疏斋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冯海粟豪辣灏烂,不断古今,心事天与。疏翁不可同舌共谈,关汉卿、庾吉甫造语妖娇,却如小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殢。仆幼学词,辄知深度如此,年来职史稍稍遐顿,不能追前数士,愧已!澹斋杨朝英选词百家,谓《阳春白雪》,徵仆为之引。吁!《阳春白雪》久亡音响,评中数士之词,岂非阳春白雪也耶!客有审仆曰:适先生所评,未尽选中,谓他士何?仆曰:西山朝来有爽气。客笑,澹斋亦笑。酸斋贯云石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