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转身,邂逅一生的执念》——收录了陆小曼的散文、小说和日记,并选录了徐志摩写给其的《爱眉小札》。共分“心寄云峤”“湖山寂寥”“去路无缘”三部分。情意缠绵,热烈真挚,明白晓畅,动人心肠。
共收录了老舍36篇随笔、散文,老舍语言风趣幽默,接地气,用地道的北京话,写他写稿逗猫为二姐写信的忙碌的一天。当然,他的活动不限于此,偶尔和亲戚看看有声电影,有机会逛逛济南的药集,看看济南的趵突泉,夏天的时候去避避暑,看看谁在吃莲花治烫伤……平凡的日常是生机勃勃且妙趣横生。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爱心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一生追求光明、奉献爱心、启迪后人,她的优秀作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由文学大师冰心名字命名的冰心作文奖是一项高品质、大规模的文学赛事,每届参赛稿件高达几十万份、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及地区。2018年冰心作文奖首次设立网络赛区,获得了大量投稿,组委会组织专家层层审核,评选出了200篇入围作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0篇。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纹饰之美》选取了欧洲著名装饰设计师欧文·琼斯绘制的100幅经典中国传统纹样,并结合60多幅对应的实物图,深度解读纹样背后的工艺、文化和美学传统。本书上部“纹《纹饰之美》收录欧洲著名装饰设计师欧文·琼斯绘制的100幅经典中国传统纹样;知名瓷人,结合实物图,深度解读纹样背后的工艺、文化和美学传统;精选60多幅实物图,与欧文·琼斯绘制的纹样相互印证。《旗袍情画》图片精致、内容分类详细、排版舒适易读。 图文搭配恰到好处,版面不杂乱,27篇内文主题分明,直戳当下女性内心,倡导女性独立和社会地位平等问题。 随书附赠陆梅《且慢》长卷微缩画作,一览众女子的旗袍群像风情。
本书收录了闻一多的代表性诗歌。这些诗多创作于诗人留美期间。整体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抒发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在这部诗集中,诗人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和气质。
《父父子子》一书由钱理群选编,收录了朱自清、丰子恺、周作人、鲁迅、傅雷等23位大家描写的“人生里最基本的事实,最单纯的,最普遍的,最平庸的,最近人情的经验”。39篇关于亲子之情、母爱天性、师长观念和“爱”的哲学“的“人伦”题材作品,既“真”且“纯”,不仅表现了真挚的亲子之爱,尊父之情,而且有着相当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对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旗袍,是女人最爱的One-piece。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女人妙曼的美,也让众多他国女人为之惊叹和穿搭。在表现女性美上,任何其他服饰无法替代旗袍,因此旗袍会比任何的时尚潮流更持久!本书是作者第二本个人随笔集,主题讲述的是具有深刻中国美的服饰——旗袍。陆梅最爱旗袍之美,她用30篇文字和120+张精美画作讲述了上个世纪初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丰富、宁静、平和的精神状态,充分展现女性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有一种服饰,它自带情画,这就是旗袍。它引领我们品味旗袍时光,并且爱上这种延续至今的美。穿着旗袍,谈谈风月,说说空中楼阁,一起畅想美好生活吧!
《病榻杂记》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至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季羡林平时十分关注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德、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等问题,书中收录了多篇有关这些内容的文章。
我有一件事情可以自傲的:就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我总未曾忘记过“自我”的伟大与尊严……这就是我现在还能挣扎于万恶的人间绝大的原因。庐隐的创作生涯很短,但其思辩才识相当健全,文学创作体悟非常,在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涉猎也相当广泛和深入。她提出了妇女独立获取人生价值的必要,也提出了文学对历史进步应起推动作用及革命之于文学的重要性等看法。文如其人,庐隐的作品展现出她的豪爽、朴实、倔强和她的独特的温柔。她无掩盖地暴露她的思想感情,她无顾虑地摊开矛盾、爱憎。从她作品中,可以寻到她“游戏人间”的踪迹,可以看到是怎样“玩火”,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辗轧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
在诗人、思想家、时代骄子……这些耀眼的光环外的纪伯伦是谁?他是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忠厚的兄长、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痴情的男人、一个老实的学生。纪伯伦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更能看到这个巨星更真实细腻的一面,正是这一封封的通信,更直接披露了纪伯伦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心路,打开纪伯伦的内心秘密,不妨就读他和众多亲友的通信。正如他对耶稣的认识,纪伯伦在这里也只是一个“人之子”。更为珍贵的是收入了纪伯伦与从未见过面的爱人梅娅的缠绵书信往来。纪伯伦说:“梅娅,你的节日只是一天,但是,你却是时代的节日。”这一捧蓝色的火焰,象征纪伯伦和梅娅的绝世爱情,这一幅画也是他留给梅娅和世界的最后一幅作品。
蒙田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做生命的旁观者:蒙田随笔》收录了蒙田的随笔散文,其中主要是哲学随笔。内容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作者睿智的思考,充分展现了蒙田的思想精华。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的散文、小说和诗歌作品,共分“追忆波心一点光”“才情毕露显锋芒”“万古人间四月天”三部分。恬静飘逸,清丽婉约,有时透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迷惘、沉郁的情愫。
梁衡十分重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在运用文学语言进行艺术描写方面,他是一个精雕细刻的能手,一如我们在他的山水散文中已经领略到的那样,其写景状物的深厚功力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梁衡写人更重在传神,让人物的人格光辉集中在某一富有特征性的片断或细节中闪射出来,如同高明的雕塑家在一块大理石料上雕刻人像,整体轮廓上大刀阔斧、大气贯注,浑然天成,而在眼角眉梢这最能传达人的精神丰采的细部,则倾注全力作极其精细的刻画雕镂。像梁衡这样的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地透析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人格的博大内涵的作品,并不多见。他善于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把握人性与社会的因果联系,在岁月的烟云迷雾中,看到人灵魂深处的闪烁的光芒,在时代的大潮和暗涌中,探寻精神的复杂流向。梁衡用他的一篇篇作品铺垫起一层层攀登的阶梯,他的散文,在当代文学画廊中独标一帜,已经形成一道独特而壮丽的文化景观。他的人物散文,以大气磅礴高屋建瓴之势,崛起在世纪之交的散文园地,给散文写作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把栏杆拍遍》同一系列第二册,50位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及20家文学和教育类的报刊总编试读并推荐。由天津市语文特级教师陈秀征点评。七年前梁衡出版了一本面向中学生的图书《把栏杆拍遍》,书中精选了梁衡的20多篇散文,由语文特级教师点评,一经面世就成为畅销书,至今每年销售数量都在十万册左右。本书为该图书系列的第二册,精选了20多篇梁衡的散文及评论文章,由天津市语文特级教师陈秀征点评。
渡边淳一的经典散文游记。主要选取了日本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的二十处湖泊,展现了湖泊早中晚各个时间段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描写了湖水掩映下变化莫测的四季更替,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初春时节,温柔平静、朝霞中如梦似幻的琵琶湖;盛夏时节,雾霭弥漫、一片浓绿的支笏湖;仲秋时节,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平静高雅的塘路湖;初冬时节,湖水的湛蓝与天鹅的雪白交相辉映的风莲湖……
本书在全面挖掘与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对明清两代三十余位评点者的《诗经》评本进行了梳理论述,探讨其文化成因、发展脉络、文化传递作用及文化影响,能够填补古典文学研究的空白,同时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