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媜曾获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文坛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密密语》一书是简媜唯一一部小品集,在简媜的世界中,笔一拿出,世界就安静了。她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芸芸众生,从世间的烟火中品味出独特的滋味,以多彩的笔触描绘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是一本以美为标准的唐诗精选集。全书收录了更具意境,更适合当下读者阅读的唐诗作品,并配以注释,让读者省去甄选的时间,直接阅读到优美有深意的唐诗作品。一本书读完中国最美唐诗。
本书是清代崇明人施涵著作。施涵著作现存稿本《卖痴诗文稿》一册,含诗词一卷,杂文二卷,由弟子黄旭编辑,曾孙施志高校刊,曹炳麟原藏。兹据原稿复印本加以复制、点校、整理,命名《施涵诗文集》,并增加附录内容,列为崇明历代文献丛书第七辑,以抢救传承珍贵的地方文献。
《丁香花开满巷暖》收录了戴望舒的众多代表性诗歌创作。诗人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多为爱情诗,抒发的多是追求而不得的迷惘和痛苦,创作于1927年的《雨巷》便是其前期创作中痛苦烦忧心绪表现得最为集中的作品。
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有其自身的品格、特点与坚守。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的诗歌又取得了重要成就,涌现出了一批重要诗人和优秀诗作,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诗歌现象和流派主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论述、研究和总结,以利于上海诗歌更好地走向未来。本书便想做这样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书中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诗歌分为三个阶段:一、改革开放之初(1978-1989);二、困顿与涣散(1990-2000);新世纪的曙光(2001-2018)。为了较全面地反映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诗歌发展状况,书中对上海的旧体诗词创作、散文诗创作、网络诗歌,乃至一些重要的诗歌批评家及其诗歌批评家队伍的形成,也都分别列有专节论述,从而更完整地体现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诗歌发展的整体面貌。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无穷红艳烟尘里、肠断心碎泪成冰、梦回寂寂残灯后、一片红叶、狂风暴雨之夜、天辛、象牙戒指、夜航、“殉尸”、醒后的惆怅、最后的一幕、缄情寄向黄泉、我只合独葬荒丘、墓畔哀歌等。
《血字》收录了殷夫多篇革命诗作。殷夫早期诗作大多歌咏爱情和故土,既有对于黑暗现实的谴责也有对于光明未来的向往,创作开始成熟后,开始以粗犷的音色和高昂的节奏,从正面讴歌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事业,倾诉着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信念;境界开阔,气概雄浑,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时代感。是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现代文学史上又一位重要的革命诗人。鲁迅对他的诗作评价很高:“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这是一本以美为标准的宋词精选集。全书收录了更具意境,更适合当下读者阅读的宋词作品,并配以注释,让读者省去甄选的时间,直接阅读到优美有深意的宋词作品。一本书读完中国最美宋词。
《白天最后的日光为我停留:惠特曼经典文选》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沃尔特•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该书记录了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
“端上一盘岁月的坚果/轻轻敲开一颗,蓦然发现/青翠翠的色彩和记忆/亮晶晶的幽默和基因。”像我们这个年龄段写诗的人,一颗心已经被岁月的风霜磨砺成为一颗坚果,外表是坚硬的,内在仍然是柔软的,甚至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如此。
《六月流火》是蒲风的经典代表诗作,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长诗一共24章,1800行。长诗热烈而豪迈地讴歌了“地心火”的力量,反映了中国南方一隅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暴动的“怒潮”,勇敢地发出了“旧的世界行将粉碎”的呼号,无畏地昭示了“火将烧出了新生命的辉煌”的前景。除了《六月流火》,本书还收录了蒲风《茫茫夜》《武装田地山河》《抗战三部曲》《鲁西北个太阳》等经典诗作。
本诗集收录百余首日常杂记,分为九个不同主题,记录内容奇特丰富,情趣盎然。从生活相貌的别样刻画,平常经历的细小体悟,到存在意义的思辨探究。全书旨在表达对宇宙万物的纯粹爱意,及关于万物存在方式的深层探问。
本书所选篇目来自徐志摩生前自编的两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共收录诗歌84首。前期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中的作品,除少数留露出一些消极、虚幻的情思,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提倡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格调相当明朗,也比较健康。
本书是20世纪词学一代宗师夏承焘先生词作的精选本。全书收录夏先生生前所作词200首,是其一生词作的精华总结。全书词作以创作的时间顺序编排,反映了夏先生词创作三个阶段的主要特色:前期词极具天才,清丽苕秀,活泼而又含蓄,可谓巧于构思;中期词洗刷其偏于婉约的少年风,创出新的门径,词风一变而为清壮高远;后期词日趋刚劲激越。纵观其词作,确能摄取山谷的瘦硬、白石的清刚,复参以东坡、稼轩的雄旷与宏肆。显示出一代词学巨擘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变迁。所选词篇皆有夏先生弟子、著名学者、词人、周笃文教授的注讲。周笃文先生追随夏先生多年,对夏先生的生平和词学创作历程极为了解,其解读至精、至明而至妙,成就所谓“名家经典,名家释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