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沉思录:改变人生就在一念之间》摘录各卷精华,以原著为依据,辅以轻松易懂的故事或寓言,解读原著所蕴含的精华,帮助你更容易领略原著的思想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思考和应用,领悟人生哲理,以冷静达观的心态体验艰难生命中的美妙。
二十一度母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绿度母为二十一度母的主尊,持诵本尊咒,能总持二十一度母之功德。修持此尊密法,能断生死轮回,消除一切魔障、业障,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能,凡有所求无不如愿成就,且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唐朝的文成公主咸信是绿度母的化身。
李叔同与南怀瑾,都是繁华尘世的修行者,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并精研佛法,对佛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在社会上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在多部著述中,将佛学的精华与现实智慧相结合,深浅出,化深奥晦涩的义理为平易晓畅的箴言,向我们讲述人生成败得失的奥妙。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翻开哲学史,那些最顶级的哲学家,并不是醉心于体系建构,也不是迷恋于概念思辨。而是在娓娓道来地说笑话、讲故事、写寓言。听哲学家讲故事,就是要听出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对人生的见解,以及在哲学史上那些困扰哲学家的永恒问题。当然,这里没有固定的见解,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拨动你灵魂之弦的深深体悟。
当时作为通俗历史学家的房龙在美国已是家喻户晓。他用手中那只有魔力的笔,生动地描绘了在西方文化最显著的脉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人类是怎样不断与“不宽容”做着斗争。《宽容》是一部宗教的历史,一部宽容与不宽容的历史,也是一郜人性血腥与进步的历史。在本书中,作者用生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以社会和人是否宽容为标尺,用轻松的方式来揭示真理,主张宽容与和平,倡导思想解放。此书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经典之作。
佛教是什么?是一摞一摞的经书?是让人望而生畏的佛像?还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诗偈?也许这些都是佛教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但是真正的佛教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遥远。当夏季里第一朵莲花绽放,当小昆虫从洞穴里钻出,在这些渺小的生命里,处处都有佛法,到处都是佛理。事实上,很多佛经中都不乏以动物或植物来喻示佛理的例子。佛眼观处,小到一粒芥子,也能给人启迪,令人开悟。因此可以说,隐藏在佛教经典中的动植物就是佛教文化的生动语者。
本书自清末民初刊行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是诸多观世音故事通俗读本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精美的插图本补充了观世音信仰的起源、发展、变化,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中的缘起和流变,以及观世音信仰对中国本土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影响。既可以成为了解佛学佛理和佛教史的基本补充,又可对不同时期的观音造像有相当专业化的鉴赏。曼陀罗室主人是活跃于清末民初的一位通俗佛教小说的作者,其作品特色是将高兴难懂的佛经理论演化在通俗易懂的传奇故事中,以行普及和教化。他的作品曾在当时大量刊印,是普通读者比较系统地了解佛教故事和教义的最佳读本。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大多已不详,据有关人士考证和推断认为,作者是清末一位颇具新思想,新观念的民间知识分子,有劝善警世之心,却无提倡封建迷信之意。作者流传下来的作品另有《佛祖菩萨罗汉传》等著作。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针对读者的学习需求,精选出1O0组名句,通过5个小栏目和300幅精美的手绘插图、图表,来呈现一个丰富的《金刚经》读解版,让您更容易读懂并运用这部伟大的智慧经典。它包括:名句由来,精确标明名句在原文中的出处;名句解读,多个角度深入疏通文意;佛典故事,妙趣横生,小故事可悟得大智慧;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将智慧运用于生活;最后一个栏目是知识链接,以扩展知识面。
自佛教东渐,净土宗开始在中国流传开来,作为净土代表经典的《阿弥陀经》因其通篇优美流畅、琅琅上口而被广而传诵;经书中所推崇的持名念佛法门,因其简单便捷而影响深远,故民间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美誉。《图解阿弥陀经》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详细介绍了阿弥陀佛主管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好,令人生起向往之心。第二,佛陀劝导众人发愿,愿生净土。第三,介绍了修往极乐净土的法门——一心念佛。
据说佛陀在世时,其传教都是靠弟子口传心记,因此佛教在初期并没有形成书面的佛典。直到佛陀涅槃后,为了避免佛陀的教法散佚,弟子们先后举行四次聚会,将佛陀所传教法进行结集,这些经典便是《大藏经》最初的来源。作为最全的佛经,《大藏经》是佛教经典汇编全集,它包括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内容。经藏收录佛陀在世时所宣说的一切教法;律藏收录佛陀为信众制定的一系列日常行为准则;论藏则是佛弟子对经藏、律藏所进行的研究和解释。可以说一部《大藏经》浩如烟海,囊括几千部经。
详细介绍了拙火以及拙火瑜伽的概念和修习的具体过程,从密宗严谨的修法体系,到后世大师总结的简易修法诀窍,适合不同基础的人修习。在编辑手法上,《图解藏密拙火禅修法》采用了全新的图解方式,通过百余幅精美的手绘插画和简洁的图表解读拙火瑜伽的奥秘,让修法变得轻松容易。希望本书不仅能为读者带来强健的体魄、无比的智慧和更加充沛的能量,更能培养出一种和谐、宽容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们从何处来?死后又将归往何处?相信每个人一生中都曾多次这样问过自己。你以为生命是一截线段,还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螺旋?生命真的会在呼吸断绝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吗?不!早在2500多年以前,佛教便已将生命过程的本质参透,它告诉世人,任何众生的生命都是由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四个阶段首尾相连构成的无限轮回。生有: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身心,它标志着一期生命的开始。
世界上最为普及、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佛教修行法;放下执著,摆脱妄念,关注每一个细节,体验生命每一刻;正念随行,活在当下的智慧为您的成功之路导航。正念为佛教八正道之一,是活在当下的智慧,是念兹在兹,念念分明。
《图解正见》以正觅为核心,将佛陀证悟的真理与匿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相融合,并加以深入浅出的解析,揭示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正确见地。此外,本书还配以简单明了、清新隽永的手绘插画和图表,图文对照,相得益彰,令您的阅读体验更加轻松愉悦。
曼荼罗又称作坛城,通常表现为一种圆形的彩色绘图。佛教认为曼荼罗是诸佛、菩萨的汇聚,是观想修行与仪轨修持时的重要工具。随着曼荼罗的转动,人身上的一切业障都能够在佛菩萨的护佑下消除。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曼荼罗描绘的是一种平缓、稳固的精神轨迹,具有寻找内在、激发灵感、增进个人成长及治疗创伤等作用。
《图解冥想》继承了修心坊系列清丽、闲适的风格,利用图解这一独特的编辑手法,使读者不仅仅是学会一种简单的冥想放松法,更能从中体悟到一种重视生活、重视自我、享受生命的生活态度,让读者随着我们精美的绘图开始一段从容、安逸的精神之旅。
《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藏传佛教特有的神秘现象——“乐空双运”男女双修法的作品,控讨了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家对它的褒贬说法,并为读者解惑。同时,用精美、珍贵的唐卡作品诠释主题,具体展示藏传佛教文化的魅力。
《唐卡中的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将这些古老、神秘的珍品收入其中,让读者第一次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在欣赏佛教艺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佛教的博大精深。八十四大成就者是大乘经论开始弘扬之时,在印度各地出现的84位获得证悟的成就者。这84位大成就者有着不同的出身,来自不同的行业,每个人都有离奇玄幻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代表这一段隐秘的历史,其中也蕴含着深刻佛理.因此从一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直流传至今。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唐卡还承担起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西藏的寺庙中,珍藏着描绘84位大成就者的唐卡与壁画.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们线条优美,色调绚丽,以藏传佛教艺术特有的方式向人们勾勒出那些久远而神圣的传奇。
黑天,梵语Mahakala,音译为“玛哈嘎拉”,为密宗首席护法,形象刚猛恐怖,是密宗中避祸消灾、斩魔驱邪最强力的护法。此外,大黑天还具厨房神、福德神等属性,能够给修持者带来财富与威德。在西藏,各地都有专门供奉大黑天的寺庙,备受藏民们的喜爱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