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中国经历了数轮股市暴跌、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调整以及令人担忧的资本外流。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因中国经济放缓而面临出口困境和经济萧条。欧洲仍在用量化宽松与经济衰退搏斗;美国在走出加息的第一步后,也陷入举棋不定的僵局。与此同时,从乌克兰到叙利亚,再到南中国海和朝鲜半岛,国际政治紧张局势也不断升级。2016年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前景到底如何?悲观者认为又一轮全球金融危机正在酝酿,并且将与地缘政治危机一同爆发,掀起滔天巨浪;也有人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尚未到达上一轮危机前的恶劣程度,还有人认为前景根本无法预测。在做出你自己的判断前,不妨先细品一下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各位专家对于2016年的展望。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我们看到,改革力度之大,行业变化之快,改革成效之好,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得到全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积极评价,这也特别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反思经验教训,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和防范风险至关重要。
我们特别编辑了《金砖光彩重生——俄罗斯与巴西》特刊,带您走入俄罗斯和巴西的商业世界,透视政治与经济波动背后的挣扎与行动,从国家治理、商业投资和大众消费角度,解码金砖国家光彩重生的驱动力量,体悟冲破经济迷雾的探索之路。
三星发布最新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Note 7一周后,就宣布因为潜在的电池故障召回这款手机。在老对手苹果即将发布iPhone 7之际,这起事件对三星意味着什么?手机电池一再起火甚至爆炸,三星宣布暂停所有Note7手机的销售,公司股价大跌7%。但电池过热是三星独有的偶然现象吗?
2015年9月,世界各国政府首脑达成一致意向:通过实行《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世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030年议程》包含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人类在 2030 年将要实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设定了量化的具体任务,且为各国的共同行动提供了一个框架,即“为了人类、地球和繁荣,所有国家和利益相关方都应当合作起来,共同行动”。本案例集以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在全球范围内,分别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地区等不同区域的发展实际,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和公共政策,分析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情况及各地区采取的相关措施。
回首2016年,国际政坛风起云涌,世界经济成长缓慢,无不承受着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动荡。展望2017年,仍然充满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最新预估,明年全球经济成长率3.4%,虽然略高于今年的3.1%,但仍强调,“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复苏持续疲软而不稳定,并面临各种威胁。”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走进2021年,世界依然充满风险,也拥有希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报推出21世纪经济报道20周年暨2020—2021年终特别策划《于变局中开新局》,探寻中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趋势方向。
经济学最终的目的是教人如何幸福地度过一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工资与失业、物价的起伏……经济学只有从学术的象牙塔里走出来,被普通大众熟知,才能真正为现实生活服务。本书以短论为主,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入手,探讨经济问题,既有对经济学原理的经典解释,也有对经济问题的通俗判断,突破专业词汇的壁垒,打破教科书式的学习方式,让读者能与经济学轻松对话。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的主题是中非产能合作。舒运国教授在《2015年非洲经济概述》一文中,对去年非洲经济形势做了总结和回顾,他指出:从大陆层面看,非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东非继续领跑非洲,经济增长率达6.3%,中非、北非和西非分别超过3%以上,只有南部非洲低于世界增长平均水平,仅达2.2%。李智彪研究员在《国际油价下跌对非洲经济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自2014年下半年起,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对非洲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孙志娜在《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评估——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一文中,依据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了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等等。
欧洲经济已不再面对通货紧缩的幽灵——德拉吉和一代受过美国教育、深受大萧条历史影响的中央银行家们曾被教导:对通缩的关注要大于一切。尽管最近出现了波动,但欧洲央行仍然认为,欧元区十九国的增长将走上正轨。通胀率也正在逐步上升,直指欧洲央行不到2%的目标,许多官员已准备好加入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货币紧缩大军。我们特别编辑了这期《欧元:坚定与怀疑》,解析欧洲经济复苏中的欧元发展路径,探索欧洲央行与各国银行之间的相互作用,重估银行家们在萧条与复苏之间的艰难抉择。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从经济学现象入手,通过文学、历史、社会话题、生活现象,揭开经济规律的奥秘。生动有趣的经济学故事,打破了经济学教科书式的学习方法,帮助读者打破壁垒,与经济学轻松对话。经济学是一种人生哲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它不是教人发财致富、经邦治国的,而是教人正确对待人生的。把经济学作为生活哲学,才能看出那些技术分析工具背后的深刻哲思。
如果把你的大脑比作一架飞机,你是驾驶员还是乘客?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脑科学专家,一位是营销专家,他们强强联手,通过让人大开眼界的科学实验、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真实案例,揭示了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套路。这些套路深谙脑科学原理, 涉及痛苦和快乐、情感和逻辑、恐惧和安全、注意力和上瘾等领域。 它们比你更懂你自己。我们总是误以为决策是自主的,事实却复杂得多。本书致力于改 变你无知无觉的状况,帮你认识到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花样繁多的套 路是如何利用你的大脑缺陷的,以及你的心理画像是如何清晰地投射在你的行为上的。从现在开始,接过方向盘,做自己大脑的掌控者吧!
西方知识界一直将它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相提并论。本书追溯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史,探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的特有社会历史条件,阐述了资本主义之所以产生于西方,是基于其具有资本主义精神这一内在动力。全书内容详实,史料丰富,体现出韦伯对于西方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只要你租过房子、上网买过东西、自己经营过企业,那么你就处在商业变革的前线。在这场变革中,亚马逊、谷歌、优步等不同以往的企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而促成这场变革的不只是科技进步,还有经济学思想。在这本趣味横生的书中,我们会看到,经济思想的革命远比科技革命更宏大。从谷歌广告的算法,到网上购物规避欺诈,都要依靠经济学家建立的经济模型,甚至连互联网公司的运行方式也要基于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学理论。我们还会看到市场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真正作用,纠正对市场的诸多误解;也能了解半个世纪以来塑造我们生活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经济学理论来自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智慧和洞见。
为了达成卓越事业而建立的组织竟是办不成事的理由?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报告、填不完的表格、官僚化的层级体制、互相扯皮的文化、不做事的工作表演艺术家、没有明确目标的管理者……每一天办公室都在上演不工作的艺术。难道组织注定走向失序?管理能够改变组织的失调吗?打工人又该如何在不完美的组织中生存?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苹果、谷歌、西点军校、铁路等组织的案例,破解了组织潜规则。我们会看到组织的起源和演变,了解为什么会议不会消失、哪类经理人对组织有益、组织如何创新、什么样的管理才是好管理,以及首席执行官为什么可以只开会就能拿高薪。组织并不完美,充满了取舍和妥协,但它仍然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案。我们只有了解组织,才能在不完美的组织中追求卓越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