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爱伦·坡关于小说创作的著名理论是“效果论”,即力图在作品中先 确立某种效果,具体的创作和思考要围绕这种预期的效果。这个小说选本《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既有侦探类 ,也有恐怖类、神奇类、心理类、象征类等,能够大致囊括他的总体风格 。《催眠启示录:爱伦·坡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威廉·维尔逊》、 《被藏起来的心脏》等文章。
《驿站长》普希金塑造的这个“多余人”形象,第一次在俄国文学中展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普希金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开创者。在塑造了“多余人”之后,他又通过小说《驿站长》开启了俄国文学界描绘“小人物”的风气。至此,普希金的现实主义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普希金的声誉如日中天。
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有趣的爱情万里挑一”系列作品之一,从莫泊桑数百篇短篇小说中精选出16篇“爱情主题”的短篇小说,摒弃晦涩、故事性不强的,选取有趣、有料的经典文章集结成书。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附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可以是笑或者是哭,但永远发人深思。“每一篇故事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让你看书像看剧,比看剧还畅快。爱情,该是什么样子?在莫泊桑笔下,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爱情将人们狭裹其间,是爱情游戏,还是游戏爱情?阅读《爱情游戏》,了解爱情的16个非标准答案。
《人间失格》是一部残酷而永恒的青春文学。始终摆脱不了孤独和伤感,却始终渴望爱与被爱,始终事与愿违。只是,在迷茫的灵魂破碎之后,有人选择在喧嚣中继续生命,而太宰治诗意地离去了。从他的作品中,你可以读懂曾经的彷徨与绝望,看到我们内心那个懦弱而又渴望实现的自我。愿这些苦痛挣扎,成为你的良药,去爱这世间万物。
大一统国,一个一切都透明、精确到什么都不能隐藏的地方。这里的所有建筑物都由玻璃制成:玻璃绿墙隔绝了树木与其他生物;人们住在玻璃屋子中,未经允许不能拉上窗帘;人们在午后四点到五点,要以整齐的步伐,在玻璃人行道上散步。在这里,人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人们没有生养自己的父母, “施恩主”就是父亲一般的存在。人们穿着制服,遵照时刻表起床、工作、吃饭,连做爱的时间都经过科学计算。在这里,一切都有“标准”,只要遵守规定,就可以拥有幸福生活。编号D-503,宇宙飞船“一统号”的设计师,对大一统国与施恩主深信不疑。他满足于完全科学与理性的生活,直到遇到……
《时光文库•局外人:加缪中短篇小说选》弥漫着诡异、怪诞的气氛。书中的主人公无论对生活,还是对人,都消极、冷漠、懈怠、不在乎,说话、举止十分荒诞。读者往往能从这种荒诞背后体会到一种冷漠,同时还能体会到一种理性,并在现实生活中对这种理性产生共鸣。
“劳伦斯经典系列”由《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骑马出走的女人》《白孔雀》四本组成,由国内劳伦斯研究专家冯季庆、毕冰宾领衔翻译,集结了国内优秀的老中青三代译者,译文古朴素雅,还原原作的优美语境,大量脚注呈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英国文化底蕴。《白孔雀》是他的长篇处女作,讲述了不同阶层青年男女间的爱情纠葛,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田园生活与工业时代的对立。它具有自传色彩,贯穿劳伦斯文学作品的主题——爱情、婚姻及父母失和对子女的影响等均在本书中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劳伦斯后续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了解他创作的初衷。
小说前半部着重写了保罗和其母亲之间俄狄浦斯式的感情。后半部则着重写了保罗和两位情人克拉拉和米兰之间两种不同的爱。前者是情欲之爱,后者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保罗在母亲的阴影之下,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直到母亲病故后,他才摆脱了束缚,离别故土和情人,真正长大成人。在这部小说里,劳伦斯对女性的心理进行了大胆、透彻的探索,其小说中的女性也因此体现出更为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细腻准确地反映出劳伦斯的写作主题。
二十八岁的河合让治收养了十五岁的少女娜奥密,意图将其调教为“伟大的”“了不起的”女性。然而,娜奥密虚荣自负、风流成性,于天真外表下暗藏心机,河合被其迷人外表蛊惑,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她的需求,最后,发誓成为她的奴隶,任其摆布……因为爱,你会忍受很多先前想象不到的屈辱。
曾经是卫兵的汉斯,选择到居酒屋当学徒而不被父亲理解;包税人葛诺特,因为自己的工作而不敢和弟弟相认;国王康德拉因为祖父安排的联姻而离家出走……在异世界,但人与人之间也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小矛盾。不如坐下来一起分享美食,其实那些问题也没有那么难化解!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一书收录了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品集。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契可夫,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欧·亨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同是现实主义作家,作品都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动物农场》为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动物农场》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并且猪们和邻近农场的人类结成同盟,他们在宴会上,谁也分不清谁是猪、谁是人了。该版本《动物农场》还有16幅精美手绘插图,并附赠全英文手册。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政治寓言,西方世界的良心,“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19世纪,海伦·凯勒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创造这一奇迹全靠海伦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光明的一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海伦·凯勒她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与研究。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艺术世界。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出兵围攻阿尔巴尼亚的城堡,帕夏率领千军万马驻扎城脚,千奇百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百转千回的军委会派系斗争层出不穷。第一次踏上战场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冲锋陷阵,预示着下雨的雨鼓声犹如上帝的怒吼……
《高老头》这部长篇小说刻画了法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情世相,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条商人,他中年丧妻,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她们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使她们得以跻身上流社会;可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变本加厉地压榨高老头。高老头的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打败了,他最终穷困潦倒,惨死在伏盖公寓。从外省来到巴黎的青年拉斯蒂涅,受到巴黎资产阶级享乐生活的影响,从一个纯朴善良、有梦想的大学生,逐渐变成了追名逐利的野心家,走向欲望的深渊。巴尔扎克通过讲述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经历两条主线,穿插贵妇鲍赛昂子爵夫人、在逃苦役犯伏脱冷等人的故事,描绘了巴黎社会物欲横流、人情冷漠、道德沦丧的现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使道德堕落的弊病。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创作的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为其奠定了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崇高地位。作品采用了以古代的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的浪漫主义手法,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以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为主要场景,讲述了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与副主教克洛德、弓手队长弗比斯、敲钟人卡西莫多等人之间的纠葛和悲剧的命运。丰富的想象,怪诞的情节,奇特的结构,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当时法国社会中不同层次的各种类型的人,上至国王、主教,下至流浪汉、乞丐,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美与丑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最终导致主要人物一个个死亡的惨烈结局。本书为资深法语翻译家潘丽珍的全译本,除完整书稿外,还收入了雅克·塞巴谢的原版《引言》、作者原序、1832年勘定本的附记及曾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所写的《雨果和他的奇书〈巴黎圣母院〉》。
两名来自美国的业余学者为解荷马之谜前往阿尔巴尼亚南部偏远山区寻找仅存的古代英雄史诗。孰料,他们初来乍到便被视为间谍,受到各路人马严密监控,更是卷入了意外的民族冲突和矛盾之中”……卡达莱巧妙地将古典神话置于现代语境之下,通过继承果戈理外省喜剧模式,将多层主题上下紧密编织,又使其洋溢着轻快的戏谑之感。
小说围绕古埃及胡夫法老建造金字塔展开,营造一场君与臣之间的角力。金字塔,被臣民视为无可争议的永恒的权力象征,而对于君王来说,却意味着自己的死亡。于是,一场关于是否建造金字塔的大争论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