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榜

订阅榜

雪城:全2册

雪城:全2册

作者:
梁晓声
         
¥64.00

《雪城》是梁晓声经典代表作。它是一部“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初知青返城后,如何在生活的洪流中为理想而奋斗拼搏、自强不息”的作品。它以北方雪城A市为舞台,以徐淑芳、刘大文、姚玉慧等人的命运纠葛为线索,讲述了返城知青们如何努力融入新环境、艰难寻觅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故事,真实展现了他们的迷茫与求索,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怀和追求。《雪城》曾多次再版,并被改编成电视剧,影响广泛。

北大通识课

北大通识课

作者:
经典课程编委会
         
¥79.60

百年北大学术积淀深厚,学术大师云集。“北大通识课”系列丛书从多个角度呈现北大通识课的面貌,展现北大的人文精神和学术魅力,是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国学知识的优秀读本。书中遴选蔡元培、顾颉刚、冯友兰、王力、胡适、季羡林、朱光潜、马衡、任继愈、汤用彤、钱玄同、张岱年、钱穆、王国维、叶企孙等北大名师的经典论述作为导言,让读者既能提高文学素养,提升历史认知,培养哲学思维,积累国学知识,也能够在北大学者的引导与点评中,吟咏绵绵古韵,重温民国经典,观赏异域风情,追寻生活之美。

流光不负 岁月静好:三毛的美丽与哀愁

流光不负 岁月静好:三毛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
石天琦
         
¥24.50

《流光不负 岁月静好:三毛的美丽与哀愁》以柔软、细腻的感情做底,用诗意的语言,写尽三毛的早年生活、国外留学、生死爱恋、旅行足迹、大陆之行等生平点滴。可以说,本书是有关三毛的传记作品中写得富有诗意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唯美作品中写得非常好的一部传记。在本书的字里行间,读者可以真切体会到,作者对三毛颇有一种天涯知音的感觉,通过对三毛生平事迹及作品的大量研究,石天琦让这本书读来有饱满充实之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散文式人物传记。

我们如此相爱

我们如此相爱

作者:
梁晓声
         
¥24.50

《我们如此相爱》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男主人公李晓安是来自北京的知青,与好友们结伴到北大荒插队落户;女主人公秀娥则是当地的姑娘,美丽、真诚,富有爱心。李晓安与秀娥在相处中渐生爱慕,而她的父母害怕知青返城会抛弃自己的女儿,选择逼秀娥嫁给别人,在悲愤与无奈中秀娥精神失常。李晓安毅然决定与秀娥结婚,长久地留在了北大荒,直到母亲以病重为由要求他回家……

我的生命哲思

我的生命哲思

作者:
梁晓声
         
¥24.50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深度思考生命厚度与广度的散文作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回溯与感怀,又从时代、历史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多层面文化问题的批判与思考以及关于时代变迁发展的种种遐想。作为老一辈知识分子,他用同理心和同情心发出了对人性本质、人生坐标及成长的思考,我们从这本散文中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梁晓声。

与心灵对话

与心灵对话

作者:
梁晓声
         
¥24.50

《与心灵对话》是梁晓声自省发问,以个人思考反映时代症结的散文作品,书中既展现了似水般无常的人性,也赞誉了人间无处不在的温情。作者以笔为刀,解剖心灵、情感与人性,直面自我,思考存在的意义。脱下现实里的盔甲,褪去平日里的保护色,呈现出内心深处的原始自我。在一次次不断的质问与反思中,绽放出自我之花,展现心灵光辉。

心的告白

心的告白

作者:
梁晓声
         
¥24.50

本书是梁晓声送给在生活中迷茫之人的礼物,也是梁晓声的人生总结与人生独白。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关于爱、关于人生、关于家庭、关于婚姻、关于父母、关于父子、关于困境、关于孤独……与我们生活切实相关的话题与热点。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深思。温情与清醒兼具,严肃与幽默同在,热望与情怀交织。字里行间中透射出作者对人文精神的坚持,对人情世事有温度、有深度的思考,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温暖与尊严。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内耗;人生的乐,一半源于简单,一半源于平常。当你学会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活法。

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作者:
梁晓声
         
¥29.50

《人间烟火》以建筑工人葛全德及其儿女的事业、爱情、人生轨迹为线索,葛全德对“四化”目标的追求、商业局长公安局长为国家的无私奉献为关键转折,用深刻的笔触还原了20世纪中期城市建设、返城青年就业问题的真实景象,通过众多人物的视角和层次描写出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老一辈对集体、国家利益的无私与忠贞,场面宏大,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感。

人生真相

人生真相

作者:
梁晓声
         
¥24.50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散文精选,收录了《人生的意义》《当代中国青年阶层分析》《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狡猾是一种冒险》等多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文章寓言性、故事性的描写,把复杂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时事热点的评说更是风格独树一帜,而文中也处处透漏着梁晓声对年轻一代的关怀与期待,同时对这代人抱有充分理解与信任,相信他们即使在认清人生背后的真相时,也会依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母亲

母亲

作者:
梁晓声
         
¥29.50

《母亲》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该小说部分内容被选入了国家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勤劳节俭,保持善良、纯正的品格,以身作则,在做人、做事方面给儿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同时,作者以母亲为缩影,描述了中国社会的起伏变迁,多层次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小说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意境,在严肃的同时,作者巧妙的文笔又让文章时不时充满幽默氛围。作品体现了中国人对家的看重,也含有父母为子女无条件付出的精神,具备及其强烈的人文关怀。

穿越同城

穿越同城

作者:
王志平
         
¥10.99

文中收入大概97篇散文,大部分是在报刊上发表过的,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有游记有人物,有历史有现实,是作者写作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万宝山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万宝山

作者:
李辉英
         
¥16.99

李辉英的《万宝山》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万宝山》收入长篇小说《万宝山》和《松花江上》两部作品。《万宝山》创作于1932年,出版于1933年3月,比《八月的乡村》《生死场》问世要早,堪称“东北抗日文学的先声”。作品主要描写了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警部中川收买汉奸郝永德成立长农稻田公司,勾结长春县地方官吏,借开水田之名侵占万宝山500垧“官荒田”,严重地侵害了当地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坚决反抗。日本警察以此为借口,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万宝山事件”。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四十年间:雷加回忆录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四十年间:雷加回忆录

作者:
雷加
         
¥13.99

这就是我的童年,伴着鸭绿江水度过的一点珍贵的记忆。鸭绿江永远萦回在我的梦中,永不消逝的绿波流过了我的一生。我为着“收复失地”“打到鸭绿江边”这些响亮的口号,追随着真理和共产党,开拓了我的生活道路。

跟着梁漱溟学儒

跟着梁漱溟学儒

作者:
朱夏楠
         
¥24.90

梁漱溟的新儒学主张“返回到事实”去解释儒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将儒学从符号形式还原为现实生活,其二是从道德规范还原为人的心理。 梁漱溟将孔学定义为生命之学,用生命范式诠释儒学,在原始儒学与宋明儒学之间建立了一条通道,使儒学可以摆脱汉代以来制度化、形式化的束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风景别处

风景别处

作者:
江洋
         
¥10.99

《风景别处》收录的40篇游记,时间跨越15年,空间跨度几万里。在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之余,特别之处就在于有更多的思索和探讨,而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份真情。

罗烽白朗研究

罗烽白朗研究

作者:
巫晓燕
         
¥13.99

《罗烽白朗研究》是评论家巫晓燕近年来创作的一部有关东北流亡作家罗烽、白朗夫妇的学术研究著作,也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包括《上编:创作与研究综述》《中编:白朗创作研究》以及《下编:罗烽创作研究》。上编主要讲述罗烽、白朗的创作经历及学术界目前对他们作品的研究;中编主要分析了白朗的中短篇小说、散文以及报告文学的创作特点,并把她置于女性写作群体中进行纵向考察;下编主要研究罗烽小说的特质以及罗烽对鲁迅乡土书写与知识分子精神的双重延续,并深入分析了罗烽作品中的精神意识。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伊瓦鲁河畔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伊瓦鲁河畔

作者:
白朗
         
¥13.99

白朗的《伊瓦鲁河畔》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伊瓦鲁河畔》共收入9篇小说,包括《叛逆的儿子》《伊瓦鲁河畔》《老夫妻》《只是一条路》《一个奇怪的吻》等作品。《伊瓦鲁河畔》讲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宣抚员宣讲伪满洲国的“德政”,要老百姓安居乐业、充当顺民的故事。作品歌颂了伊瓦鲁河畔漂筏村农民高尚的民族气节与大无畏的反抗精神。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北流亡文学作家论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北流亡文学作家论

作者:
滕贞甫
         
¥13.99

滕贞甫编选的《东北流亡文学作家论》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丛书翔实而清晰地呈现了东北流亡文学的面貌和脉络。《东北流亡文学作家论》收入了高海涛的《风中的萧军》、刘兆林的《永远三十一岁的前辈》、薛涛的《端木蕻良:他是大地的孩子》、韩春燕的《白朗:俯首苍莽桑梓地,笔走风云半世惊》、周建新的《倔强与执着》等12篇深入研究东北流亡作家的研究文章。12位作者从不同角度系统分析了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穆木天、罗烽、白朗、舒群、骆宾基等为代表的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成果以及取得的成就,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

作者:
姚韫,阎丽杰
         
¥13.99

姚韫、阎丽杰合著的《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首部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共分为十一章,包括《亡国之痛与生死场的书写》《逃离乡土与精神返乡》《生存环境与东北地域文化》等内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罗烽、白朗等文学青年被迫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虽然离开了故土,但他们的心中燃烧着国仇家恨之火,这使得他们的作品不仅充斥着日寇铁蹄下东北民众苦难的哀鸣,更有对东北文化的反思,对东北出路的诘问。可以说,在东北流亡作家笔下,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说理抒情,文字的背后烙下了醒目的东北标识,散发着独特的东北味道。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北流亡文学总论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北流亡文学总论

作者:
白长青
         
¥13.99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北流亡文学总论》约17万字,分为十五章,包括《他们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回顾与沉思》《令人战栗的艺术之魂》《路兮漫远》《萧红:永恒的忧伤的微笑》《萧军:奴隶们的抗争》等内容。《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北流亡文学总论》围绕东北流亡作家的经历及其创作从整体上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共性,也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他们的个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以专节的形式对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骆宾基、马加等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是一部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3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82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9019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