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小说主要讲述了秦淮歌妓李香君与复社名士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李、侯二人的悲欢离合与当时动荡的历史环境结合在一起,使得两人的爱情相较于和平时代的爱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全剧以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和南明王朝腐败及最终灭亡的过程为主线,着力描写了南明朝廷的腐朽,权奸的误国,李、侯二人爱情的悲欢离合。
本书选取了欧洲著名装饰设计师欧文·琼斯绘制的100幅经典中国传统纹样,并结合60多幅对应的实物图,深度解读纹样背后的工艺、文化和美学传统。本书上部“纹饰之美”从内容和美学的角度解读纹样,说明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含义等等。下部“工艺之道”,主要讲述纹样是如何实现的,采取了什么工艺,真实的效果又是如何。
最全面收录 无论是画家还是绘画作品,绘画史上的每一个珍贵印记都无一缺漏。专家级赏析 每一幅绘画杰作都附有简洁生动的艺术赏析,生动传神地讲述作品和画家背后的故事。学术级资讯 格式化资讯条目提供了与绘画作品相关的准确资讯。绘画史速成 简洁生动的引言部分涵盖了绘画史中所有重量级流派和艺术大师,以及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科学准确的链接为你构建网状的立体绘画史,开拓你的艺术感受空间。
本书由西方思想研究者、权威译者张广勇先生编译,汇集了罗素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涉及哲学、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人生、伦理等各个方面。他的机智和幽默,博学与深思,让读者不仅可以获得阅读的喜悦,更能收获生活的智慧。
本书以陈道明从艺近40年作品为坐标,深入剖析其表演特色,透视其人格魅力、文化底蕴、人文修养和处世哲学。作者视野广阔、笔触细腻、考证周详,不仅对陈道明饰演过的角色如数家珍,对刊载或播出的采访资料也信手拈来,并附上特别整理的作品年表,力求还原深藏在角色背后、让人熟悉而又陌生的“表达者”陈道明。
光影流刑地成立时的初衷是筛选这个世界上每天值得关注的一些手机照片给大家看。平台成立初衷如此,《摄影,手机就够了!》也不例外。光影流刑地编的《摄影,手机就够了!》共有100多位作者,照片全由手机创作,这是中国一流手机摄影作者的一次集体发声。《摄影,手机就够了!》筹备一年有余,虽然看上去不像文字创作那样艰辛,但对于视觉要求近乎偏执的编辑团队来说,也并非易事。《摄影,手机就够了!》打破摄影行为与生活的界限,让你改变对摄影标准的刻板印象。在欣赏大片的同时,内附的《光影小课堂》为你提供手机装腔指南,拍照姿势、工具使用、后期流程及特色App教程等,让你拍好片,修好片。我们要传达的并不是简单的“手机可以挑战相机”,而是希望人们开始拿起手机作为创作工具,以产生大的价值。
《百鬼夜行:鸟山石燕传世作品集》汇集鸟山石燕毕生最经典的四卷妖怪回全集,再现妖怪横行的奇异景象。昼夜交替,恰是逢魔时刻,人影浙去,路上有百鬼夜行。人与妖本共处一世,白天人声鼎沸、闹市喧嚣,夜幕落下,寻常器物、草木皆化作妖怪游走深巷,别有一番趣味。
艺术与商业共赢的常青树,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日本导演;分享从影六十载的编剧、导演秘密,心路历程及艺术观念全公开;细数片场趣事与生活感悟,带你感受“含泪的笑容”与“幸福的泪水”。日本国宝级电影大师山田洋次在本书中将其几十年从影经历娓娓道来。其中既有编剧、导演的方法技巧,又有充满人性温度的生活细节。如同他的电影风格,山田洋次以平和而温暖的行文,介绍了自己从影的动机和愿望;论述了素材与剧本的关系;并以《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等影片为例,分享现场执导的体会,探讨导演应具备的修养和能力。读者不仅能从中管窥山田洋次是怎样拍电影的,也会收获一份心灵的感动。
《世界大师手绘彩色植物之书》是一本适于学校和家庭使用的彩绘植物图志,1885年首次印刷,包含700幅彩色手绘图,涉及697种。《世界大师手绘彩色植物之书》从中精选298幅图片,这些图片分属112科277属,均给出了所绘植物的拉丁学名和所隶属的科名,几乎每张图除了植物外形图外,都配有花、果的解剖图。文字部分则对植物的拉丁学名进行了翻译,给出中文名和隶属的等级。书中科的概念采用了克朗奎斯特系统。所选择的植物一方面在科、属分布上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基本上是我国有分布或在国内能见到的植物,实用性较强。
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因此相继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茶之书》,并称为冈仓天心的“英文三部曲”。三部作品中,《茶之书》的影响最大,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我们读《茶之书》一方面每每被天心那激情澎湃、一言以蔽之的滔天诗情深深感染,一方面又不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一位天才东方艺术家的“茶论”,而恰恰是假借艺术的翅膀,“日本茶道”才得以在全球文化的天空得以展翅飞翔。
《审美与表现》从摄影师作为审美主体和拍摄对象作为审美客体入手,细致讲解了摄影师应具备的素养,如学习、自省、图像分析、审美认知、摄影意识、创意积累、灵感捕获等,以及对常见摄影题材的认识和处理手法。无论是摄影初学者还是想在摄影上更进一步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具有参考性和启发性的内容。
《中国书法常识》集中反映了潘伯鹰的书学主张。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和附录,上卷为作者的学书技巧,指导书法学习者如何入门,并罗列了学习书法的参考书;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及二王、颜柳等名家进行了点评。附录为作者的一些书法知识趣闻,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中国书法入门书籍。
《余光中讲梵高:追寻生命》是集我国著名文学家余光中的文学经典与世界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传世画作于一体的一部杰作。1990年,余光中远赴荷兰,只为了赴梵高的百年大展之约。在那次大展中,余光中先生用他的文字向世人诠释了梵高画作中所蕴含的美学奥秘,同时也让国人真正全面地认识了这位举世闻名的天才加疯子。从《博里纳日矿区》到《吉诺夫人》,再到《向日葵》《星光夜》《麦田群鸦》,本书共收录了两百余幅梵高的原创高清画作。而作为中国首位翻译《梵高传》的文学大师,余光中先生更是凭着他对梵高全面而独特的理解,将梵高画作进行了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的解读。余光中与梵高虽各处于不同的艺术领域,但却有着相同的艺术感知。余光中先生绚烂多姿的文字与梵高奇幻瑰丽的画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他的笔下,梵高的坎坷人生与其背后的艺术灵魂被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更让世人看到,哪怕如梵高这般才情艳艳的天才艺术家,其一生所渴求的,也不过是一个认同的眼神、一只倾听的耳朵。
这是一本看着看着馋虫会叫的书,这是一套读着读着心向往之的书。书中,蔡澜以寻味为目的,开启全球美食之旅。一路行,一路玩,一路吃,不仅仅记录美食、美景,更记录人生百态,体味人间烟火气。那味,是珍馐之味;那味,是美景之味;那味,是妙人之味。人间百味,非酸甜苦辣可以概括;世态万千,岂INTERNET可以尽览。若是不能亲历,那么自是翻开这套书,看蔡澜说说也好。追根溯源,寻味中国。从最熟悉的潮汕美食到念念不忘的青岛腌蟹再到香港亚皆老街的生活百态,感受热热闹闹的中国大食会,跟随蔡澜先生再来一次舌尖上的中国之旅吧。这本书按照地域饮食的特点,分有“粤味风情”“京韵悠长”“沪上味道”“鲁菜寻踪”“川渝争锋”“闽菜传承”“江浙吃鲜”“闽菜传承”“且歌且行”等9个篇章,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蔡澜版的“中国美食地图”。
《人的局限性》为英国著名作家、批评家塞缪尔·约翰生的作品集,以牛津《约翰生重要作品选》、哈佛《约翰生文选》和企鹅《约翰生文选》等版本为选本参考,主要收录了他在《漫步者》《冒险者》《懒散者》等报刊发表的专栏文章,同时还收录了他的著名诗歌《伦敦》,以及部分诗人评传、书信、游记等。全面展示了约翰生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人性善恶、生命意义、社会意识、理想信仰、婚姻爱情、文学作用等重要命题的精辟论述。
《中国文化常识: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百科》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思想、艺术、文学、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文风通俗易懂,知识全面,结合精美的插图,既可以作为休闲读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西方美术简史》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艺术是人类与身俱来的天性,因此,欣赏艺术就成为每一个人的天赋权利,房龙这个只有短短3万字的美术简史是在写过很厚很大的《艺术》之后写下的是长久的思考与写作之后思想精华的沉淀。以其独具的慧眼卓识,讲述了自洞穴艺术以降,直至近代实验美术,西方美术走过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的历史。数百位大师的旷世杰作,以及细腻精到的文字解述,都在帮助我们重申这种,被我们久已遗忘,或从未意识到的天赋权利力图在最短的时间里,成就一个较为深刻的艺术鉴赏者。
即使是最苛刻的鉴赏家,也不能否认唐卡的绚丽。唐卡即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它既是藏族绘画艺术,也是藏传佛教的宗教艺术,不仅反映了藏民族的文化、历史、科技、神话传说以及雪域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隐含着佛陀教法的密喻,堪称解读藏地之美、藏密之秘的“藏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