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本书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纵览中国几千年王朝兴替历程,全面解析“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之道,深入探讨了历史上的二把手如何成为实质上的一把手。内容结合众多历史人物与事件,于讲故事之中透视“做人”与“做事”的进退原则,寓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深具启发性。
本书全面介绍了与匈奴历史相关的中外史料和研究成果,在世界历史与西欧历史的背景下,以宏观视野对匈奴兴起、强盛、迁徙与衰亡的全过程进行了论述。作者广泛征引各类文献典籍和中外学者的研究论著,对古匈奴人生活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军政制度、宗教意识、语言风俗、文化观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为止匈奴史研究成果中,本书在篇幅、资料、涉及面、学术水平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可谓是关于匈奴历史的集大成之著作。
这不仅是一部通过十二幅地图讲述世界历史的著作,更可以从中看到地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流变。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在这段图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渴望,那就是将地球完美地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人类难以达成的梦想。在作者的解读中,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图,成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历程,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体画卷。
本书讲述了英国人威廉·亚当斯(日文名:三浦按针)的传奇一生和16—17世纪英国人开辟远东航线的故事。作者贾尔斯·米尔顿利用时人的信件、日记、航海日志等一手材料,生动翔实地再现了英国人的海上探险,以及威廉·亚当斯和其他英国人在日本的经历。本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中世日本,有助于读者了解大航海时代东西方交流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
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展现日本史,囊括了日本历史上从史前时期到平成时代的重要事件,如邪马台国、倭五王、圣德太子治世、大化改新、保元之乱、源平合战、南北朝的对立、应仁之乱、战国群雄的纷争、关原之战、江户政治、幕末变革、明治维新等关键节点,用明快的语言解说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变化,辅以丰富生动的插图、表格、世系图及年表,直观简洁地呈现了“超实用的日本史”。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1916年2月21日,枪炮声在默兹河右岸响起,“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拉开帷幕。战役持续了10月之久,在这片土地上造成了大战中每平方英尺最高的伤亡数量,达到70万之多。士兵们一度以为,在最后一个德国人和最后一个法国人杀死对方之前,战役永远不会结束。本书给予了这场可怕的战役以全景式的描述,囊括战前战后、战略战术、交通运输、空战陆战、苦难荣耀、将领士兵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在作者的笔下,德里昂在森林中奋战至死,孔策传奇性地闯入杜奥蒙堡,朱贝尔在死人山的地狱里看战机翻飞,雷纳尔在沃堡中放出最后一只英雄的信鸽……这些传奇的场景一一跃然于纸上,鲜活的人物以其命运与品格撼动人心。本书还批判了交战双方的种种傲慢与愚行,提供了对于惨烈战事和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凡尔登战役是理解“一战”的钥匙,是其全部狂暴能量的集中释放。它打断了一代法国人的脊梁,也成为“二战”德国闪电战的滥觞,它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散去。
张鸣这本随笔,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在这本书里,辫子、烧狗、燃放鞭炮、洋人的膝盖以及拳民的秘密都被作者拿来当话题,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然后通过这些命题,揭露了历史的另类真相,还原人性假面。
文史大家金性尧在注诗之余熟读明史,深谙明代掌故。此部作品是其有关于明史的随笔结集,包含读史札记、闲谈文化掌故、解读历史迷思、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点评著名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炉边话明史:社会变局与历史迷思》不同于一般历史类作品,并非编年史、大历史,而是在史海中撷取一些小掌故,编缀而成。金性尧功力深厚,深入浅出,评史论人议事时,文史结合,常有独见。
日本国家的现代化始于幕末时代,以美国人佩里来航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导火索,引发了天皇、朝廷、幕府、各藩之间的争斗角力,最终统一在“破约攘夷”的口号下,通过吉田松阴、坂本龙马、大久保利通等有识之士的努力,日本探寻自身的崛起之路,导致了幕府的垮台,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转变。
《蒙古帝国》:13世纪,蒙古帝国有如旋风一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它的崛起和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谜题:蒙古人扩张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是什么?蒙古如何从人口不足200万的地方政权极速成长为势不可挡的大帝国?蒙古征服过程中如何与那些强大的、有着辉煌文明的大国互动?围绕这些问题,作者挖掘中西方史籍文献,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蒙古的征服战争,加速了古代东西方世界的物产流动、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交流。《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短时间掌握千年历史人物大事件,就看这一本!不同于市面上的大部头史书,这是传奇学者汤芸畦专为没有文史基础的读者写作的中国通史读物。把5000年历史浓缩成40篇故事,千年历史的来龙去脉清晰可见,文字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味。从尧舜禅让到春秋争霸,从秦统天下到三国分立,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两宋,从元明清到民国北伐,全面了解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大事件,轻松打下一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历史是语文和政治的基础。小学时就要读一读历史,且要系统地读,完整地读,在以后学历史、语文、政治的时候,才不会费劲。熟悉各时代的历史人物故事,孩子们在写作文时就有了大量的、宝贵的写作素材,引经据典不再犯愁。
15世纪初,中国的巨舰曾航行在东南亚和印度洋,其航程远达霍尔木兹、亚丁湾和东非海岸。当郑和于1405年首次发起远航时,葡萄牙尚未开始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西欧也并未涉足印度洋。在15世纪之前的数个世纪中,东亚与西亚之间的各条航线都掌握在亚洲人手中,本书揭示的便是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条航线,以及沿线各文明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贯穿东南亚与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被西方主导的地中海航路和大西洋航路掩盖。这条航路历史悠久,对于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各文明的交流和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从东非到东亚的航海者们都遵循印度洋的季风节律,穿越极其遥远的距离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在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层面促使各个文明区域相互联系。相比于大西洋航路,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仍旧缺乏相关研究,在很多方面几乎仍是空白。而且由于记载稀少且混乱,当今人们对于历史上这条航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具体位置等信息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对于这条航路的认识与研究仍旧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聚焦于自远古到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各个海域历史,严谨分析了影响古代航路变迁的各种要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兴衰的原因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此外,本书作者也详细介绍了印度洋与太平洋沿岸的各种古代航海技术以及商路上流通的各种贸易商品,诸多内容层层相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条理分明的具体图景。
普利策奖得主约翰·托兰书写二战历史的先驱开拓之作,再现了“二战”最悲怆的一场攻防战役,畅销欧美40年,销量破300万。阿登之战被誉为“美国二战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约翰·托兰十五年潜心写作,十万英里行程,千余次采访战争亲历者,全方位视角记录“二战”欧洲西线战场最大规模的攻防战役,再现第三帝国走向毁灭前的“困兽之斗”。1944年是二战的西线战场最为重要的决胜之年,第三帝国统帅希特勒决定孤注一掷,来一场“豪赌”,其将全部精锐投入一场绝地反击战——阿登战役之中。在这场战争中,盟军经受了巨大的生死考验,双方的坦克大战和战壕战空前激烈,举世瞩目。约翰·托兰通过全局视角的一则则故事讲述了美军士兵最后如何扭转战局。
作者伊恩·克肖用十个章节的篇幅考察了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主要国家做出的十个互相关联、具有巨大军事影响的政治决策。从英国决定坚持抗击德国,到德国决定在珍珠港事件后向美国宣战,再到希特勒决定消灭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这些决策把欧亚大陆上的两场互相分隔的战争,转变成一场真正全球化的冲突。尽管在1941年底,战争仍有三年多的进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在此时就已经注定了。任何决策的制定都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政治体制、决策机制、意识形态、决策者所能掌握的情报信息、国内舆论、国际环境、决策者的理智与情感……这些无一不影响着“二战”中这些决策的形成过程。作者充分分析了这些因素在这十个决策中的作用与影响,试图为读者还原当时战场之外看不见的硝烟。但历史的发展并不具有必然性。作者还专门分析了被决策者们抛弃的其他替代方案,并合理推测了选择这些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对这些替代方案被放弃过程的分析更是凸显了决策者做出这些命运攸关的抉择背后的逻辑。
1815年6月15—18日,法军和反法联军在布鲁塞尔附近进行了3场决定欧洲命运的战斗。在滑铁卢战役200周年之际,蒂姆·克莱顿通过广泛引用新近发现的史料,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精细入微地重新评估了滑铁卢战役这一陈旧的传奇,力图揭示整场战役中大小事件的真实次序,以便正确考量困扰滑铁卢战役的种种争议,同时致力于阐述各方观点,从法国人、德意志人、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以及英国人的角度描绘了滑铁卢战役的全景图,由此尽可能提供一份由各国军队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公正记述。本书也生动地讲述了在马匹、步枪和大炮混杂的时代最后一次重要的战役中那些遭遇疯狂行军、极端恶劣天气、残酷的战斗,却仍然具备非凡勇气的人的故事,向普通读者展现参战者的生活和思想掠影,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场战役。
本书将锦衣卫的创建演变置于明代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以锦衣卫的发展为经线,以明代的帝王更替为纬线,勾勒各个时期皇权需求与锦衣卫的发展轨迹之间的关系。锦衣卫创建于明太祖时期,主要任务是维护礼仪纲纪,以应对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对“正纪纲”“立礼法”“定名分”“明号令”的急迫需求。随着局势的发展,在后来的时间里,锦衣卫被陆续赋予了各类新职能:治理诏狱、外交出使、缉奸弭盗、监督朝臣,等等。皇权的需求还强烈地影响了东厂、西厂的发展。皇权、锦衣卫、东西厂在历史进程中相互交织,在明朝后期,厂卫甚至开始卷入朝臣党争,成为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维京人的世界》:一本面向大众的历史著作,讲述了8—15世纪维京人的活动历程。本书作者将眼光放在维京人活动过的所有地方,他综合利用文献史料和考古记录,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维京人的生活状况和历史演变的轨迹,从文化、经济、军事、政治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维京人的世界中的每个角落。《诺曼征服:黑斯廷斯战役与英格兰诺曼王朝的崛起》:诺曼征服可能是英格兰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和文化事件之一。无论是语言、建筑、军事还是法律,英格兰境内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莫里斯以极其细致的笔触告诉读者,英格兰是如何融入欧洲文化传统之中,而这一点又是怎样影响到了英格兰的历史进程的。《滑铁卢:决定欧洲命运的四天》:在滑铁卢战役200周年之际,蒂姆·克莱顿通过广泛引用新近发现的史料,以“小时”为计量单位,精细入微地重新评估了滑铁卢战役这一陈旧的传奇,力图揭示整场战役中大小事件的真实次序,以便正确考量困扰滑铁卢战役的种种争议,同时致力于阐述各方观点,从法国人、德意志人、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以及英国人的角度描绘了滑铁卢战役的全景图,由此尽可能提供一份由各国军队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公正记述。《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和帝国的终结》:本书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全面描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如何面临和忍受环境的压力,最终依然崩溃的。罗马帝国的例子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和细菌进化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塑造了我们居住的世界。《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本书作者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史的参照点,详细阐明了那个时段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后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切入,提出亲属关系、附属纳贡和资本主义这三种生产方式,始终以生产方式的分合、冲突与重组为核心贯穿全球人类的历史。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文史大家金性尧在注诗之余熟读清史,深谙清代掌故。此部作品是其有关于清史的随笔结集,包含读史札记、闲谈文化掌故、解读历史迷思、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点评著名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炉边话清史:从朝堂到市井》不同于一般历史类作品,并非编年史、大历史,而是在史海中撷取一些小掌故,编缀而成。金性尧功力深厚,深入浅出,评史论人议事时,文史结合,常有独见。